初中道德与法治【寒假复习】: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总结05

教育   2025-01-23 04:00   浙江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标题一:违法无小事

1、法律规范作用?(重要性)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下;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交友不慎等。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社会方面: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

违法类别

违反法律

承担责任

社会危害性

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制裁

一般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典》

民事责任

一般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刑事责任

严重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 

标题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谎报险情、传播谣言、殴打他人、破坏铁路封闭网等7、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侵犯他人民事权利(如: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等

1、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5.2 预防犯罪

标题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犯罪的基本特征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5、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6、刑罚的种类?★★

 

标题二:加强自我防范

2、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5.3 善用法律

标题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我国有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什么是诉讼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或称:打官司)

4、诉讼的作用(地位)?★★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5、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          

标题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6、为什么要机智的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7、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行为★★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及时拨打110;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         

8、生活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讨,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提升,用道德净化心灵,用法治规范人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