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 北京大学 | 地球早期大陆出露的困境

学术   2024-09-16 21:33   贵州  



我们赖以生存的陆地,不是这个星球与生俱来的。早期的地球,可能是个“大水球”。



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在 2018 年,当时我在休斯顿的一个商场里,手机收到《自然》杂志的推送,一篇页岩三氧同位素的论文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作者测了页岩中很少测的O-17 同位素,发现在 25 亿年左右有一个突变,考虑了各种可能,作者很小心地总结到,这个突变可能是大陆大规模浮出海平面的信号。

在这之前,我对大陆的关注重点是它的化学演化,以及大陆可能的形成方式,还从未想过大陆不一定总是在海平面之上的问题。虽然大陆的起源与出露可能有密切的联系,但这本质上还是两个问题。

25 亿年,这个时间节点很微妙,紧随其后就是彻底改变地表环境与生命演化进程的大氧化事件——大气中终于有了可供呼吸的氧气!

后来,随着对这个问题越来越感兴趣,我也逐渐意识到,大陆出露对整个地球系统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今天,多样化的地表环境是支撑地球宜居属性的关键要素,如此动态多变的表面环境离不开地球的海陆格局。海陆格局从根本上影响着地表的物质循环与气候。

大陆什么时候大规模浮出海平面的?这个问题在页岩三氧同位素的工作之前也被不少人关注过,最近几年也有不少奇思妙想的工作。这些研究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些残缺的证据,大多数都指向 30-25 亿年前这个时间窗口。

也就是说,在地球早期至少 1/3 的岁月里,没有大片的陆地,只有零星的岛屿,孤独地伫立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中。

早期地球的表面可能被一片汪洋覆盖,没有出露的大陆,只有零星的岛屿。艺术想象图由ChatGPT 4 创作。

大陆出露的时间还需要更直接的证据,但这极其困难。然而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回答:数十亿年前,是什么阻碍了大陆的出露?


地球今天之所以有海陆二分是因为地表高程变化足够大,且呈双峰式分布。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地表的高程变化受控于地壳的厚度,这是因为地壳的密度低于下面的地幔,像漂浮在海里的冰山一样,地壳的厚度越大,地表的海拔越高,这本质上就是浮力原理。今天的大陆能够大面积出露在海平面以上,是因为陆壳的厚度远大于洋壳。

地壳浮在地幔上,就像冰山浮在海洋里(网图)

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地壳不断增厚,海拔就能无限上升?

我们提取了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海拔与地壳厚度数据。很明显,海拔确实与地壳厚度有很好的正相关,但是当地壳厚度超过 ~60 km,正相关消失了,海拔稳定在 4 km 左右不再上升,甚至随着地壳进一步增厚而轻微下降。类似的现象在中国的西藏、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都可以看到。 

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地壳厚度与海拔的关系,60 km 处的拐点正好对应于相平衡计算预测的下地壳榴辉岩化深度。

60 km 的拐点意味着什么?我们课题组的博士生陈浩对安第斯的弧玄武岩进行了岩石相平衡模拟,他的结果显示,60 km 的深度正好对应于安第斯下地壳岩石发生广泛相变、形成榴辉岩的深度。榴辉岩的密度超过了地幔岩石,所以一旦越过了相变深度的阈值,地壳增厚就不再带来更多的浮力,海拔也不再升高,游戏结束了,山高有上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的山脉高原大多只能长到 4-5 km 的平均海拔(会有人看到这样的论断皱起眉头)。

这是一个基于热力学与浮力原理的简洁规律,不需要太多的假设让这样的规律适用于地球的任何时期,甚至是其他岩石行星——海拔-地壳厚度的拐点广泛存在。

我们又做了很多组相平衡模拟,计算了早期镁铁质下地壳发生相变的温压条件,发现早期的地壳岩石由于化学成分的差异,发生相变需要的压力比今天更低,也就是说,拐点只会来得更早,下地壳会在更浅的深度变成榴辉岩而失去浮力。更糟糕的是,早期地球的洋壳可能比今天厚得多,这样一来,形成海拔差异的基准线提高了,即使要形成同样的洋-陆海拔差,也需要陆壳比今天更厚。所以一方面,早期大陆想要抬升,就需要更厚,而早期的厚地壳又很容易榴辉岩化。两个因素结合,早期地球的固体表面可能很难形成超过 3-5 km 的落差,而这个值在今天是 8 km 以上。

所以,早期地球的地表要比今天扁平得多,这便为大陆出露,形成海陆二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早期地球,不可避免是一片汪洋。

卡通示意图,对比地球现今(左)与早期(右)的海拔-地壳厚度关系。

这项工作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然而需要回答的问题还有很多,是什么因素最终促成了大陆的大规模出露?海洋的体积是否有变化?大陆的快速出露如何重塑了表生环境?与紧随其后的古元古大冰期以及大氧化事件有怎样的联系?我们如何能够更好的约束大陆出露的具体时间与过程?

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项工作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基础。每年秋季,我需要给大一新生上第一门专业课“行星地球科学”,四年下来,这门课从上得手忙脚乱逐渐走向成熟。去年期末考试,我把这项工作的核心想法改编成一道计算思考题放在试卷里,这些初识地学的学生,大多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就把问题解决了。


以上基于唐铭课题组最新工作”Subaerial crust emergence hindered by phase-driven lower crust densification on early Earth”,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美国莱斯大学Cin-Ty Lee 教授以及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曹文融教授深度参与了合作。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献

Tang, M., Chen, H., Lee, C.-T.A., Cao, W., 2024. Subaerial crust emergence hindered by phase-driven lower crust densification on early Earth. Science Advances 10, eadq1952.

Bindeman, I.N., Zakharov, D.O., Palandri, J., Greber, N.D., Dauphas, N., Retallack, G.J., Hofmann, A., Lackey, J.S., Bekker, A., 2018. Rapid emergence of subaerial landmasses and onset of a modern hydrologic cycle 2.5 billion years ago. Nature 557, 545-548.

来源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排版 | 地空融媒体中心

本文来源:北大地空SESS公众号


END



样品袋, 地质锤, 硬度笔, 记录本, 放大镜

学术润色,论文翻译,科学编辑.了解详情
欢迎投稿,投稿到地学之家的稿件不影响在其他任何平台的再次发布,已经在网上或其他公众号发布的也可投稿。投稿请点击"投稿指南"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地学之家
报道地球科学前沿学术进展,分享地球科学资讯,交流科研技术手段,主要涉及:1壳幔相互作用与板块俯冲;2地球历史时期的气候和环境;3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与地表物质循环;4行星科学;5矿床学;6地球内部物质物理化学;7新技术新方法;8科研软件和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