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劝你适当吃点“凉”的,好处不止一点点

时事   2025-01-31 21:16   黑龙江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或者聚在一起吃一顿滚烫的麻辣火锅常常能让人感到暖和起来。但从中医角度讲,冬日不必完全追求温热进补,适当吃点“凉”的,反而会更养生。

那么,哪些“凉”性食物适合冬季进补?冬季进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一起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什么是吃“凉”的?

在饮食范畴中,吃“凉”的通常指食用温度较低的食物或具有凉性属性的食物。一种是指食物的实际温度低于人体体温,如冷饮、凉拌菜等另一种是指食物在中医理论中的属性为凉性,具有清热、润燥、生津等功效,即便经过加热烹饪,其凉性本质不变。

冬季推荐吃“凉”并不是指吃冰冷的食品,而是指多吃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是凉性食物呢?

蔬菜类:冬瓜、白菜、芹菜、菠菜、冬笋、萝卜、苦瓜、丝瓜、荸荠、芦笋等;

水果类:雪梨、马蹄、西瓜、柚子、草莓等;

其他:绿豆、莲子、银耳、鸭肉、菊花、薄荷等。

冬天为什么要吃 “凉”?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室内干燥程度加剧,加上偏爱食用火锅、羊肉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导致体内热量过剩,出现“燥火”症状,如嘴唇干裂、咽喉干燥、口渴难耐、口腔溃疡、面部痤疮、便秘以及咽喉肿痛等。

中医理论认为,冬天是养阴的季节,阴气盛而阳气衰。适当食用凉性食物有助于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并且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热量,缓解上火症状。此外,适度吃“凉”还能够对肠胃进行耐寒锻炼,增强胃、肠功能,使人体从内部降温,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这类人群需慎食“凉”

即使是体质适宜的人,也不宜过量食用凉性食物,以免对脾胃造成损伤。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要慎食:

(1)阳虚体质者:此类人群本身阳气不足,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凉性食物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2)胃肠功能较差者:包括患有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以及胃肠蠕动缓慢、消化能力较弱的人,食用凉性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引发不适。

(3)老年人:胃肠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过量摄入凉性食物可能导致肚子疼、消化不良,抵抗力弱的还会增加胃肠道疾病风险。

(4)儿童:儿童胃肠娇嫩,凉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消化道不良,出现腹痛、腹泻。

(5)孕妇:孕妇胃肠敏感,吃凉性食物易腹痛腹泻,应尽量避免生冷食物。若食用凉性食物,要选温和的,并观察身体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冬天吃“凉”怎么搭配?

新鲜的凉性食物营养成分更丰富,口感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对于凉性食物,可以采用多种烹饪方式。凉拌可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清爽口感,而清蒸和煮汤则可以使食物更加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脾胃较弱的人。

为了避免凉性食物对脾胃的过度刺激,可适当搭配温性食物一起食用,如牛肉炖萝卜、红枣配荷叶、枸杞配菊花等,既能发挥凉性食物的功效,又能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在食用凉性食物时,可搭配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提高对凉性食物的耐受性。为了保证营养均衡,应尽量使凉性食物的搭配多样化,如蔬菜与水果搭配、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搭配等,避免单一食物摄入过多。
往期推荐
01

 哈尔滨地铁,传来新消息!

02
 注意!春节期间,哈尔滨公交有调整!

0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号

04

 “颜十六”,到案!

05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更多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生活报视频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编辑:邓明娟

责编:姜明

审核:静伟

广告热线:0451-84691043

编务热线:0451-84691045
原创文章版权归生活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民声民生
民声·民生由生活报社主办,以聚焦民生、通达民意为目的,有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做好市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