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搅黄了谁的美梦?

时事   2024-08-09 14:05   上海  

巴黎奥运会的女单乒乓球决赛是在中国运动员陈梦和孙颖莎之间展开的,按说不管谁赢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好事,但是比赛现场和国内的舆论场确实都出现了很多看不懂的画面和不和谐的声音。

在现场有观众对陈梦竖起了中指表示鄙视,陈梦每赢一个球得到的不是现场强国啦啦队的喝彩而是喝倒彩。而在墙内则有自媒体散布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说陈梦和她的教练马林之间的事,后来这个人已经被抓了。官媒后来把这些现象定义为“饭圈文化”,并且表示要打击这种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的蔓延。诗人当时并不完全赞同把这个现象简单归结为“饭圈文化”,我认为已经在尊重对手的前提下,每个人拥有喜欢自己偶像的权力。(可见之前文章《应该允许球迷在陈梦和孙颖莎之间有更喜欢某个人的自由》)

现在来看我当时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并不是这些人都喜欢孙颖莎,而是这是一些被事先预设了输赢的比赛,按照某些组织的设想,这场比赛就应该是孙颖莎赢,陈梦应该要输的。如果说比赛中谁赢谁输是一个可以推算的话,孙颖莎的赢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概率,因为根据国际乒联最新的排名,孙颖莎以9000点的积分远高于陈梦的6940点,国际专业机构做的结论当然有参考价值的。

但是体育的魅力就在于不实实在在的经历就不可能知道结果,如果根据国际排名来决定输赢的话,现在基辅应该到处都是俄罗斯的旗帜,但实际上最近俄罗斯的一些西部城市反而有成规模的乌克兰士兵在行动。体育比赛不可能也不应该就是一些排名的沙盘推演。但是有些组织根据排名已经提前锁定了孙颖莎将会获得冠军,并且相关的祝贺海报都印制好了,“莎不可当”的响亮口号都写好了,这有点像张春桥都拍好“标准像”了,结果却有点尴尬。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国人对于乒乓球比赛的关注点肯定会远高于其他球类,而乒乓球的冠军自然就是这个桂冠中的明珠。广告商要提前锁定人选是有商业动机的,毕竟这种商业利益将非常大。但是正因为关注的人很多,广告商要签订某个人选可能也不是广告商一家就能定夺的,可能还得和有关部门商量合作,组织上同意了你和什么人签才能和谁签。在这里面可能没有人比乒协的作用更大。

实际上在那种用举国体制办体育的国家,金牌往往都要求精确到人的,就跟计划经济一样,一季度要生产多少生产总值,上半年要做到多少总值等,都是有严格计算的,不能有丝毫偏差。而且这种被定制的结果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远见”,你看要谁上谁就能上,在这种光环的加持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某组织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传统的,1963年当时国际上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刚刚获得解放的新兴力量热情正高,当时强国就发起搞了一次“新兴力量运动会”,其实就是第三世界的奥运会,当时主管体育的是贺龙将军,他当时提个口号就是“把所有该拿的金牌都要拿下”,后来这个口号被分管外交的陈老总听到了,他有不同意见,说是不是要给一些友邦留点金牌,后来这事都交到周总理那里解决,最后当然获得了圆满地解决。当然强国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是第一,这一历史性的胜利既彰显了中国体育的强大,又表明了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地位。可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当时还是叫做“开心第一,比赛第二”)就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口号。

陈梦的这次不按常规的赢球,一下子让原先的局面受到了破坏,也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这样我们似乎就能理解现场强国球迷的喝倒彩,据说现场的气氛也有点凝重,很多人脸上都没有笑容,因为这把他们预设好的结果改变了。这让大家以后还怎么玩呢?

不过好在陈梦今年已经30岁了,这次也应该是她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她得到了卫冕冠军的殊荣,而孙颖莎还有机会,所有这次的意外下一次还有修正的机会。

推荐关注“第三纵队”和“矛盾浆糊席”的公众号↓↓↓


第三纵队
大爱如山藏万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