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我有一位本硕博连读于北大的老友,他老家是成都的,交往多年,了解我的人生,有一天突兀地对我说:
老雷,别人都是农村包围城市,你倒好,我认识你的时候,你住在成都宽窄巷子旁,相当于北京的西单,内环路以内的所在,后来你住到了一环路外,然后你住到了二环路边,再后来你住到了三环路外,再再后来,你竟然搬到了绕城高速外面,你这是与大多数人相反啊……
我知道他是在调侃我,却又无言以对,因为他说的是事实,我似乎总是刻意地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
去年,为了小孩读书,咬紧牙关一次性掏出两百多万,买了套本市最好学区里的“老破小”学区房,从此,饭后散步,一不小心就会走到太古里、春熙路,无意之中又杀入了内环以内。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虽然重新居于闹市,此时的我,与若干年前青年时期的我,已经判若两人,
或者说,我与年轻时的我,已经恍如隔世!
年轻时我喜欢广交朋友,热衷于高朋满座。如今人到中年,却恰恰相反,喜欢住于闹市而离群索居。
我如今的生活是这样的,不交友、不社交、不加群、不聊天……
近几年,我已经完全没有什么认识新朋友的兴趣了,即使跟老朋友也只是偶尔联系……有时候,跟老朋友相约喝茶,彼此都只是静静地坐着,毕竟,所有的话题都已经聊过太多遍,又还有什么可以聊的呢?
社交,无论有效还是无效,我都摒弃了。我从事的行业是自媒体,这是一个完全凭自己本事吃饭的行业,没有任何社交需求。
做自媒体之外,我也业余炒炒股,作为一个股龄近30年的老韭菜,我压根不信任何小道消息,也压根不打听别人看好什么股票,所以,我没有在股票上与任何人交流的需求。
如此一来,确确实实,从利益角度,我没有进行社交的必要。
一般人社交,除了利益之外,另一个需求就是心理上的需求,毕竟人是群居动物,都害怕寂寞。
然而我这个人比较独特,我内心极度强大,不畏孤独,加之我对事物的看法与多数人不同,交流起来很难与他人彼此共鸣。因此,社交对于我是索然无味的,既不能满足利益需求,也不能满足心理需求。
所以,我已经起码有五、六年,不与外界社交了。
去年底,我收了一个徒弟,所以最近这半年多,每个周末,只要我在成都,一般都是和他相互陪伴,如果这也算社交的话,这可能是我仅有的社交吧。
但我多数时候会离开成都,出去旅行。
其实在旅行中,我也很希望有一个搭子,或者几个旅伴,但是,难就难在性情相投的人还都同时有时间。
并且哪怕性情相投,真要长期共同旅行,在生活习惯上也难免有诸多无法相容之处,与其彼此将就,刻意改变自己的习性来适应对方,还不如当一个独行侠,想去哪就去哪,想在哪里休息就在哪里休息,不必于他人过多妥协。
所以,我的旅行,也往往是孤独的单人出行。
去年下半年,因为无聊,我创立过一个只有16个人的微信群,偶尔会在那个群里聊聊股票,也算是一种生活的调剂。
今年2月5日,股市跌入谷底时,看着很多股票都暴跌,包括一些我曾看好的股票也暴跌,我那个小群里,也有个别朋友买入过我曾看好的股票,虽然我一分钱都没收过,但股票跌了,我心里压力也挺大的,当时我就暗暗地想: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己干嘛要做呢?
于是,当春节后股票大涨,那些亏钱的票也全赚钱了之后,我就果断地把这个群解散了。
哪怕这种不涉及金钱的小群,我也不愿意受其拘束,解散了它,不图别的,我只图从此再不要任何一点点拖累与束缚。
有那个小群的时候,偶尔我还可以聊聊天,自从解散了,连聊天也几乎无处可聊了,所以如今的我,每一天不仅在生活中无人交流,甚至几乎连网上的闲聊也不超过五句,然而我觉得挺好。
因为我的内心是充实的。
更因为我知道,每一个人迟早都会进入无边的寂寞之中。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人世间,开启我们的人生旅程,无论在旅程中一度多么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无论你曾经周围怎样人声鼎沸,但最终,你都会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
既然最后的结局都是孤寂,那么,早一点开始适应孤独,使自己在中年时候就免去不必要的应酬,省掉所有虚与委贻的笑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以上,与中年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