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井冈山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井冈山精神传承,以“五红五聚”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深入有形、生动有效、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建工作新格局。
“红心铸魂”聚志 筑牢红色传承“主心骨”
今年以来,井冈山市通过打造“初心课堂”,让党员在“忆、悟、践”中滋养初心、坚定信念,不断激活党员学习教育新动能。
(茅坪镇“初心课堂”)
将井冈山红色历史纳入主题党日学习计划,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分享。
整合党校、红色教育基地、井冈山博物馆等50余名专家师资力量,组建一支市级层面的“初心”宣讲队。在乡镇一级,将乡镇主要领导、村党支部书记纳入乡镇层面“初心”宣讲队,并邀请本地老红军、老战士后代一并作为“初心”宣讲队成员。把乡镇党校、乡村振兴学校、党员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资源作为“初心课堂”现场教学点,打造了茨坪镇“茨坪村社区村史馆”、龙市镇“大仓会见旧址”等16个“初心课堂”现场教学点。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同志旧居、南山公园等地,召开红色沙龙活动,不时有专家学者、艺术嘉宾进行现场交流、互动答疑。
“红土强基”聚力 挺起组织保证“硬脊梁”
井冈山市从全市重点工作入手,对党支部实行积分制量化考核,推动基层党组织攻坚在一线,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实行“赛马比拼”制,每季度组织开展组工业务“一季一比拼”活动,谈成效、拼做法,谈打算、拼干劲。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提升攻坚战暨党建工作交流会,围绕党建示范点建设和“书记领航”党建项目推进情况现场评分,以考促干,推动基层党组织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针对非公领域党组织组织生活不经常、党务工作者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采取“1个分管片区领导+N个党建指导员+N个党员志愿者”的模式,组建“红色服务团”,定点帮扶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对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星级评定,按照评定星级下拨党建经费,激发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明确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具体考核内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红领先锋”聚能 锤炼担责履职“铁肩膀”
为应对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紧急突发事件,井冈山市设立“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市级指挥中心,由应急、水利、公安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共组建50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吉先锋”党员突击队。通过大数据管理,开展应急演练,构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组织有效的“吉先锋”应急动员体系。全市2497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在抗击极端天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一线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员“吉先锋”示范岗开展志愿服务)
各基层党组织共组建249支应对攻坚克难任务“吉先锋”党员突击队,设立537个“吉先锋”党员示范岗。今年以来,“吉先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2.6万人次,办理民生实事1860件。
探索建立见习村干部管理机制,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不断夯实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147名见习村干部被编入乡村微网格,担任“微网格员”,化解矛盾纠纷85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85%,今年上半年,井冈山市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2.4%,重复信访占比控制在30%以下,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此外,广大见习村干部围绕茶叶、井冈蜜柚、柰李、黄桃、猕猴桃“一茶四果”主导产业和红色研学等,依山靠水、显山露水,推动村强民富。
井冈山市为破解农村(社区)无职党员管理无序、作用发挥不强等问题,通过科学设岗、定量履岗、锤炼上岗等做法,创新建立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作用发挥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由“无职分散”状态向“有岗有为”转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红旗攻坚”聚效 练就迎难而上“真本领”
做优“红心服务”。在景区,打造“映山红志愿服务站”,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红旗车”等;在城区,整合“红色代办”资源,设立“映山红代办”党员示范岗,组建“映山红代办”服务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园区,深入开展“映山红特派员”行动,落实惠企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光明乡红心服务)
做强“三村建设”。聚焦“红色名村、产业名村、生态名村”,在茅坪、拿山、黄坳三个片区,分类整合红色研学产业、特色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资源,推动产业联动、成果共享。各乡镇(街道)依托村投公司平台,构建党建统领、经营主体融入公司、党员融入产业链、人才融入直播的“一统三入”模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培育一批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持续开展“红旗村”争创,每年表彰一批“三村建设”成效明显的“红旗村”。
做实“亮剑攻坚”。大力选派党员干部到“十大攻坚战”一线成长历练,建立“十大攻坚战”正反面典型台账,实行全周期纪实管理,推动“十大攻坚战”成为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工作比拼的竞技场、干部队伍的练兵场。建立日常可监测、指标可量化、成效可评价的考核体系,加强综合考核日常调度、平时监测、半年评估等工作,强化综合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使用重要依据。
“红色治理”聚智 激活联动共治“新密码”
打造“议”家亲基层自治品牌。今年,井冈山市打造井冈“议”家亲基层自治品牌,逐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治理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居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井冈红色治理特色品牌井“警”有调)
在乡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群众就近就便场所,探索小院议事、树下议事、墟场议事等模式,搭建起46个集惠民便民、民主议事于一体的“暖心”议事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服务功能。
在城区,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深化井冈议事厅建设,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议事平台从室内转到室外,引导广大群众利用茶余饭后、休闲锻炼的时间参与身边事的讨论,先后建设27个集物业服务、宣传教育、议事协商、帮办代办于一体的井冈“议”家亲议事服务阵地,构建党群服务“十分钟辐射圈”。
(井冈“议”家亲)
构建居民“提案-议案-评案”闭环讨论体系。在井冈议事厅,引导群众主动提出需求,村(社区)干部队伍全流程倾听居民呼声,梳理民生微清单,进一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邻里议事156次,解决居民纠纷95起。
制定“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机制。自年初到现在,共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敬老月”等主题活动40余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
近年来,井冈山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四方共治”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红色网格”全面覆盖,实现治理精细化。科学设置62个城市治理网格,并建立62个党支部,统筹整合党建、综治、消防、城管、人民调解、安全生产等部门资源,持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红色驿站”提档升级,实现治理功能化。提升改造为10个“映山红”红色驿站和 16个小区党群工作站。站内合理设置议事区、服务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实现议事有场所、服务有阵地。
“红色队伍”优管强能,实现治理标准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纽带,汇聚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专职网格员、小区在职党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志愿服务队员等多方力量,构建4300余人的“红色队伍”,实现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共驻共建单位包片、专职网格员和业主委员会成员包栋、志愿服务队员包单元、在职党员包户的网格管理模式。
走进龙江路社区盛世名都小区,一座小型花坛矗立在正中央,平坦整洁的沥青路蜿蜒在楼栋间,道路两旁牡丹花、桂花树错落排布,一片和美的景象映入眼帘。
难以想象,两年前,这里道路坑坑洼洼,小区车辆乱停乱放,花坛杂草丛生。当时,龙江路社区党员干部下沉走访,看到此情此景,于是召集社区“两委”成员商议,很快龙江路社区盛世名都小区党群服务站成立了,全面摸排小区人口信息,了解居民诉求,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努力实现小区管理精细化、居民服务精准化。同时,重点挖掘小区的人才充实到小区党群服务站、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小区管理。不仅小区环境为之改观,小区的文艺队、老年门球队、书画兴趣小组也活跃起来,组织开展舞龙灯、做月饼、制灯笼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家门口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井冈党旗红,精神永传续。如今的井冈山,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扎实有效的举措,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过党建引领,井冈山市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来源:《信息日报》
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