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温度偏低,无论是公园湖泊还是河道、沟渠等水面开始结冰,由于孩子防范意识弱,部分孩子喜欢踏冰玩耍,看似坚实的冰面其实暗藏危险,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为了孩子的安全,希望广大家长落实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叮嘱和教育,特别是放假期间,不要到冰面、水面嬉戏、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01
✲ 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
✲ 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 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
✲ 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02
✲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不准孩子私自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
✲ 不带孩子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
✲ 教育孩子在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中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或拨打报警电话110进行救护。
✲ 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不要溜“野冰”
✲ 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
✲ 牢记这“七不”!
✲不私自滑冰、滑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滑冰、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滑冰、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滑冰、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游泳
✲不擅自下水施救
✲不去冰钓
03
✲ 不要惊慌,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
✲ 万一掉入水里后不要急着呼吸。刚一掉进水里,身体会强烈反应让你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克服这种反应。这种身体反应会在1-3分钟里渐渐消退,然后在失去意识前,你有15-45分钟的时间来脱险。
✲ 双手及双臂千万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
✲ 细心观察四周破裂的冰面,找到冰面最厚且裂纹少的部位。
✲ 身体靠近冰面最厚部位的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下半身浮起,全身成一条直线。然后用手肘爬动,使全身逐渐离开水。
✲ 离开冰窟窿后,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要卧在冰上滚动或爬至岸边再站立。
除了防止溺水意外的发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防滑:由于天气湿冷和降雨,地面湿滑,日常出行要注意防滑,避免发生意外。
✲ 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注意御寒保暖。
✲ 防病:活动出汗后立刻到室内用干毛巾擦干汗水,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半小时,防止感冒病毒滋生。
安全第一
防范为主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注意防滑、防冰、防溺水
将风险降到最低
将事故减少到零
孩子平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让我们携起手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一起守护孩子美好的未来!
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