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承,历久弥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60周年

乐活   2024-10-06 06:03   北京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共产主义真当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当耳边回荡起这首铿锵有力,斗志昂扬的《红色娘子军》主题歌时,相信每一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对这耳熟能详的音乐和那优美的芭蕾舞姿,记忆犹新。

在中国芭蕾史上,有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革命精神,成为永恒的经典——这就是《红色娘子军》。2024年,正值这部杰作首演60周年之际,中央芭蕾舞团以一场盛大的纪念演出,再次将这部红色经典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回顾了它的辉煌历程,更开启了新的传承篇章。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1964年9月26日由中央歌剧舞剧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成功,标志着中国芭蕾艺术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0月8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这一天也被定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生日。
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现代芭蕾舞剧,更是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将西方芭蕾技术与中国故事、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芭蕾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民族化道路。

为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在2024年展开了大规模的国内巡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剧中故事的发生地海南作为始发站,《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60场巡演隆重启幕,中芭的两支演出队伍轮番登场,“以演代庆”将红色经典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至今已在19个城市演出了50场。
熟悉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所到之处无不引发观演热潮,无论银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都被舞剧的感人情节和中芭的精彩呈现所深深吸引。
2024年2月26日,中芭《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的全国巡演从故事发生地海南启程

9月25日和26日,两场特别策划的重磅演出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上演,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这两场演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六位“琼花”与六位“常青”同台起舞的壮观场面。这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艺术传承的生动展现。

《红色娘子军》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现代芭蕾舞剧,中央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这部被中央芭蕾舞团视为“看家戏”的经典作品,从首演至今,女主角“琼花”的演员已传承了六代,依旧保持风采,深入人心。“琼花”的命运与精神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60年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到过全国各地,演出4000多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受邀在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上演,为中国芭蕾艺术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为纪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芭蕾舞剧,中国邮政曾经在2010年1月1日,发行了《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特种邮票一套2枚。

(2-1)邮票图名“信念”。图案捕捉了剧中人物坚定的眼神和挺拔的身姿,传递出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2-2)邮票图名“快乐”。图案则通过欢快的舞蹈场景,展现了革命胜利后人们内心的喜悦与希望。

邮票的设计师赵静巧妙地将芭蕾舞剧中的经典场景与人物情感融入方寸之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印刷技术,展现了芭蕾舞艺术的唯美与力量。两枚邮票的色彩运用丰富而和谐,构图巧妙,既保留了芭蕾舞剧的精髓,又赋予了邮票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4年9月26日在北京天桥剧场纪念演出圆满结束后,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激动地表示:“这两天的演出开启了《红色娘子军》下一个60年,未来,我们会把这部经典一直演下去!”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期许,更是对传承的承诺。


《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特种邮票的发行,不仅是对《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红色娘子军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弘扬。红色娘子军精神,是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忠诚为民、无私奉献的象征。它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

通过邮票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红色娘子军精神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继续传承弘扬,影响和激励着后人。



长按微信二维码关注微信

邮海求索
普及集邮知识,介绍集邮动态,交流集邮体会,传播集邮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