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邮票赏析

乐活   2024-11-01 06:30   北京  

在上世纪三、四、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人们,每当耳边响起那熟悉而悦耳的旋律,“北风那个吹啊,雪花那个飘啊,今年来到……”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漫天飞舞的雪花和银装素裹的大地,杨白劳、喜儿的形象浮现眼前,心中回荡着往昔的岁月和曾经的情感。

《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在1937-1945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战争期间。讲述了贫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在地主家受尽虐待,被迫逃往深山老林,苦熬三年,头发变白。八路军解放了村庄,救出喜儿,清算了汉奸恶霸地主的罪恶,为受苦人报了仇。该剧通过喜儿的遭遇,生动诠释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反映了解放前我国华北地区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和百折不挠斗争精神。

该剧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后,延安鲁艺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也是民族歌剧的里程碑。该剧把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融合,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在歌剧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1965年首演,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也是“文革”八个样板戏之一。《白毛女》“北风吹”“红头绳”喜儿哭爹等精彩唱段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邮票的设计就是源于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在中国邮票发行史上,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邮票不仅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氛围。

在当时,为更好地宣传“革命样板戏”,1973年9月25日,当时的国家邮电部发行了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编号邮票一套4枚。邮票设计者的尹定邦和杨白子,由北京邮票厂印制。邮票分别展现了舞剧《白毛女》中的四个经典场景。   

(编53)邮票图名“贫农杨白劳的闺女——喜儿”。图案为剧中“扎红头绳”一场戏中的喜儿形象,画面中的喜儿纯真无邪,充满希望。

(编54)邮票图名“盼东方出红日”。图案表现了喜儿在深山老林中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编55)邮票图名“愤怒诉说”。图案描绘了喜儿未婚夫大春前来营救她时,她诉说深仇大恨的情景。

(编56)邮票图名“喜儿参军”。图案为成长为八路军战士的喜儿的艺术形象,展现了她的坚强和勇敢。

邮票的图案设计细腻,色彩丰富,充分展现了舞剧《白毛女》的艺术魅力。邮票的发行不仅宣传了“革命样板戏”,还让人们感受到了革命现代舞剧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出了八路军战士英勇伟大的艺术形象。

这套邮票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发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1973年3月6日,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报告,决定恢复国家邮电部;同年6月1日,国家邮电部恢复。这是国家邮电部恢复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其次,邮票的设计题材为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该剧是中国文艺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最后,这套邮票的发行量少,印刷水平高,艺术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引起了国内外邮票专家的重视和好评,拥有巨大的收藏价值。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邮票是一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邮票。它不仅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氛围。邮票的设计细腻,色彩丰富,充分展现了舞剧《白毛女》的艺术魅力。同时,这套邮票的发行也很好地为当时革命性的历史事件作出了纪念,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通过对这套邮票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邮票艺术的魅力,还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长按微信二维码关注微信

邮海求索
普及集邮知识,介绍集邮动态,交流集邮体会,传播集邮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