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深圳的“深圳农场”现象

政务   2024-11-20 11:59   广东  
一说起深圳,很多人脑海中立刻闪现的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化大都市,但深圳农业500强企业数量却位居全国前列。深圳人或许不直接从事种养劳动,但很多深圳人却以创新的方式参与和影响着全国农业。深圳在农业科技、农业新零售、农业新商业模式和农业新贸易等领域均占据高地,“深圳农场”正是深圳农业创新精神的体现。

海卓生物公司“天空农场”的水稻试验区。



“深圳农场”脱颖而出



在距离深圳万里之遥的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深圳援疆企业——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海稻”)指导当地农民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70公斤,比去年增长20%。目前公司以喀什耐盐碱水稻为主开发的功能主粮和功能食品取得成功,帕乡水鸟牌海水稻大米畅销全国,直接带动当地少数民族农民增收。而中农海稻的喀什耐盐碱水稻基地也成为距离深圳最远的“深圳农场”。

何为“深圳农场”?记者从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了解到,“深圳农场”是深圳依托科技、人才与市场等优势,结合对口地区的资源特色,开展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新技术融合、产业链延伸及复合业态发展等多元化经营。借助“深圳农场”这一创新模式,深圳赋能对口地区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全国农产品大区转型与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自2022年“深圳农场”项目开展以来,深圳市已成功创建了69个“深圳农场”。这些“深圳农场”的经营主体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或深圳对口的9省(自治区)106县内依法注册登记并实际经营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其中经营主体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34个;其次为广东省26个;江西省9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挂牌的“深圳农场”主要分为种植、养殖和水产等三类;“深圳农场”的评选,重点是从深圳企业参与度、生产规模化程度、生产经营水平、综合效益示范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其中,技术创新是“深圳农场”发展的一大特色。

近两年,“深圳农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优质资源与先进技术,不断强化农机装备、生物育种、绿色生态、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科技与物质装备支撑。在“深圳农场”,从耕地整地到播种,从田间管理到运输收获,新一代全自主农业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农场从经验种植向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为现代农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深圳农场”项目负责人表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申报和推进。因此,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之一。“深圳农场”建设正是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特色,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水产等产业,推动打造更具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知名农特产品,这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产业链条延伸等都有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图源:深圳龙岗发布



创新驱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创办两年来,“深圳农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优质资源与先进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依靠农业科技,“深圳农场”正成为农业新商业的试验田。

中农投控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总裁张奇龙认为,“深圳农场”的发展不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范畴,而是将科技作为推动力,利用深圳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探索将这些高端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市场对健康、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农场”项目的显著特点是科技赋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如无人飞机、无人农机、智慧农业系统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3年7月,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深圳市稻可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圳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农场共同经营,成功获评“深圳农场”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农场注重科技支撑和品种创新,让农业智能科技服务于整个产业链条,致力于提升“从种子到筷子”的产业效率。据万绿智慧无人农场负责人介绍,在种业芯片方面,万绿智慧与国家植物航天育种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顶尖机构紧密合作,定向研究和开发符合三产需求的新品种,带动当地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机械化生产方面,万绿智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团队合作,针对南方丘陵地形的特点,研究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

万绿智慧无人农场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航天丝苗米”,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打破地域限制,不仅将优质农产品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还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实现了农产品的品牌化和规模化销售。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万佳水产有限公司则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特色,与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黎双飞教授合作,成功培育出本土特色水产章红鱼。章红鱼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2023年饶平县万佳水产养殖基地成功申报“深圳农场”。公司还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邀请知名主播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大大提高了章红鱼的知名度和销量。章红鱼也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登上众多消费者的餐桌。

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农艺师王兴林认为,“深圳农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如通过基因组测序和代谢组检测,为农产品建立“生物身份证”,增强消费者信任;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实现远程管理和精准操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等。

孩子们在南湾百合花溪谷农业科普基地采摘无土培植的草莓。



三产融合的新发展理念



传统农业往往依赖单一作物的种植或养殖,易受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而“深圳农场”通过整合科技、人才、市场等资源,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渗透,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将一产农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实现了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农业产业范围,显著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种植养殖的基础上,“深圳农场”发掘了乡村的多种功能,开发了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教育实践、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旅游是“深圳农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整合农场周边自然景观、乡村文化等资源,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注重生态环保,保留乡村原味,提供特色民宿、农耕体验、亲子活动等服务,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

深业锦农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就是充分利用深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深汕合作区赤石镇的自然资源,打造了集现代农业、康养旅居、文化创意、研学基地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深业锦农都市田园综合体负责人表示,项目包括科技农业生产基地、山水康养旅居体验基地、文创空间体验基地和研学基地。“我们计划打造集‘农、学、旅、居’于一体的现代都市田园综合体,为世界级湾区与乡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现代农业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未来农业将呈现三产融合、主体多元、绿色发展和全球资源配置等特征。“深圳农场”就是对标未来农场,是三产融合发展的产物。通过市场化的经营主体,“深圳农场”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科技赋能,生产满足个性化营养健康需求的农产品,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王兴林告诉记者,“深圳农场”正是通过科技创新,如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汕头市陇田镇田市村的叶扬绿庄正好印证了“深圳农场”的发展模式。叶扬绿庄鼓励农民们以豆豉和鸟粪作为主要肥料,用原生态的种植方式种植出的番石榴个头大、品质优,富含维生素C和果胶等营养成分,形成了具有地域品牌及风物标识的龙头产品,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作为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的一部分,叶扬绿庄不仅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升级,也体现了“深圳农场”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承诺,成为“深圳农场”创新经营模式的代表。

当下,“深圳农场”的创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申报,这不仅是对深圳农业创新精神的延续,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持。深圳将继续为“深圳农场”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确保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内容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李晓玲
编辑:赖鼎睿 薛永利
审读:黄淳 马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深圳发布
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最权威、最迅捷、最真切,你我的城市,尽在深圳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