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为中餐馆正名:一种曾持续了56年的不公正现象!

教育   2024-09-03 00:57   法国  


56年前,即1968年,有一个词被创造出来,即“中餐馆综合症”( el síndrome del restaurante chino)。有人发现,在中餐馆享受了米饭或美味的春卷后,会出现了一系列症状,如头疼、脸部泛红、流汗、脸部感到被压迫。更严重的症状还包括喉咙肿胀、胸口疼痛、心悸和呼吸急促等。

新闻报道。(图片来源:《OK日报》网站截图)

《OK日报》报道,“中餐馆综合症”这个名词被喊了56年。这么多年过去了,是时候开始思考这个词意味着什么了。

专家称,这个词对于中餐馆经营者有一定的偏见成分。引发“中餐馆综合症”主要和中餐馆使用的原料有关。过去人们对其中的原因不了解,但现在人们开始了解的这种元素,并且它已被证明是安全的。因此有必要为中餐馆正名。
事实上,这种用来增强风味的成分,就像盐等其他成分一样,并不那么糟糕。MSG,俗称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是最常见的天然氨基酸之一。谷氨酸在人体中大量产生,也存在于我们每天食用的许多食物中,包括肉、鱼、蛋和奶制品,以及西红柿、玉米、坚果。当含有谷氨酸的蛋白质例如通过发酵分解时,它变成谷氨酸。谷氨酸激活我们的味觉感受器,引起被称为鲜味的美味咸味。

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吃过富含谷氨酸的食物。日本高湯中的主要味道成分是谷氨酸。1908年,一位名叫池田菊苗(Kikunae Ikeda)的日本教授从这种汤中提取了谷氨酸,并确定谷氨酸为汤提供了鲜味。池田教授随后申请了生产味精的专利,并于次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如今,谷氨酰胺不再是从海藻和肉汤中提取了,而是通过发酵淀粉、甜菜、甘蔗等生产。发酵过程类似于制作酸奶、醋和葡萄酒的过程。

所谓的“中餐馆综合症”就是与味精有关。味精不会损害健康。不过,专家指出,在美国和欧洲,有义务让消费者知道食品是否添加了味精。

(文章来源:西闻)


编辑:dou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向东向西eastwest88”。)


点“在看”把好文章分享给小伙伴

向东向西
“向东向西”主要面向欧洲地区华人,主要报道华人动态,侨界新闻,为广大居住在欧洲的华人提供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