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李甜甜)近日,由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联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组建的科技小队赴全国13个省份调度2024年冬小麦秋播情况。此次调度区域总应播面积2.57亿亩,占全国冬小麦应播面积的74.3%。其中河北省调度区域应播面积2824.68万亩,实播面积2811.56万亩,播种进度99.5%。播种进度位居全国首位。
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1/6,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麦的播种和丰收对于面食的意义重大,一碗好面的背后离不开优质小麦的溯源。
食品背后的农业、经济、安全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食品企业更是在推动食品的发展中挑起食品安全与质量的主力军,如何在急功近利的时代里不忘做食品的本质和初心,成为当下许多食品企业的考验。随着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接连爆雷,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开始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拥有45万亩优质麦种植基地的今麦郎以一则《耐心是什么味道?》的宣传片,讲述了为一碗好面,溯源优质食材的故事,引发许多人的关注。
食材溯源,是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关键一环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打屡犯,层出不穷,除了监管难度大、力度不够之外,最大的难题在于食材源头难以得到保障。高标准的食品必然意味着高成本,鲜少有商家愿意投入那么多的时间成本进行食材溯源管理,尤其是对于方便面这类薄利多销的快消品,大家都将精力放在了“快生产、快销售”上,“慢工出细活”的食材溯源一直被视为费力不讨好的“笨功夫”。
然而今麦郎的这种溯源优质食材的“慢”却与大多快消品牌的“快”是背道而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调料包都要严格筛选。今麦郎的研发人员每年都要亲自去花椒、辣椒等蔬菜产地实地考察和筛选,从番茄、玉米,再到高丽菜。。。。。。。今麦郎目前已和8大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确保了源头食材的优选和品控。
随着AI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今麦郎更是投入巨额资金实现技术革新,并于2023年底全部实现了蔬菜包的AI智能筛选。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每一份食材都能确保精准追溯,以10万+大数据照片进行数据库建模,只为筛选出一粒合格的高丽菜。就拿今麦郎安徽板面里的一颗小辣椒来看,以6cm为黄金标准,不会太高太矮太胖太瘦,一道道AI筛选优选出无弯曲无异色的“模特椒”。数字化不仅发生在田间地头,更是走入食品企业的生产,这种现代化高科技生产的加成和对食材的极致追求,赋予了今麦郎更强的品质和成本掌控力。
探索全产业链,实现企业护城河的价值壁垒
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许多品牌选择代工模式,追求快速扩张和短期利益,而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但食品企业中也不乏像今麦郎、伊利、黄天鹅这样的企业,凭借对全产业链的掌控,确保了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把控。对自身价值链的重塑,不仅仅是对产业端的价值提升,更在产品端实现了新的“品类认知”,譬如伊利通过全产业链实现了“有机”,黄天鹅做到了“无菌蛋”,今麦郎实现了“弹”……
全产业链的塑造非一朝一夕之功,今麦郎自2005年起便前瞻性地启动了“优质麦”工程,迄今已打造了45万亩优质麦种植基地,从世界级的面粉加工工厂、骨头工厂、调理工厂等,构建起集种植、收购、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成为行业里罕见的全产业链企业。曾有人这样评价:为了做出一碗好面就跑去自己种麦子的,行业内只有今麦郎了。
聚焦价值经营,坚持长期主义,全产业链模式也赋予了食品企业无可复制和模仿的“价值壁垒”。也在全产业链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今麦郎、伊利、黄天鹅等企业才能成为推动健康饮食的先行企业,对食材和技术的强掌控,是食品企业驱动健康饮食创新的底气所在。
助力农业发展,与环境协同可持续发展
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看六月的麦田,金色麦浪随风涌动,麦穗沙沙作响,似是大地奏响的丰收乐章,那一株株麦穗挺拔而饱满,仿佛在诉说着农民的辛勤与付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粮食安全的坚守。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无数的汗水,让中国人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更足。
左手产业端,右手产品端,食品企业在其中承担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任。拿今麦郎对优质麦的推广来说,除了实现对产品原粮品质的稳定性把控,今麦郎的全产业链对于当地农户也意义重大。截至目前,今麦郎已合作了10余万农户,年处理小麦400万吨,大幅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收入。今麦郎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领军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加速融合,还通过助农、惠农,形成了农人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中国的食品企业,用他们先进的技术、物流和品控与农民携手共进,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引擎动力。
编辑:韩瑶
校对:荆鹏鹏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