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帖”为我国最早汇集历代名家书法作品的法贴,楷、行、草、隶、篆等书体齐备,被誉为“中国法帖之冠”“丛帖始祖”。
这套珍品曾有若干,但因历史久远、天灾人祸,现存的“淳化阁帖”很少,石刻更少,据说只有“两套半”:一套在西安,一套在兰州,半部在常州。
一.何为“淳化阁帖”?
淳化,宋太宗赵炅年号;阁,宋太宗藏书之阁;太宗以年号名阁,因称淳化阁。帖,名家书法之拓本;法贴,将帖汇编成册供人学习的。宋太宗集宋以前帝王、名臣、法家之法帖藏于淳化阁,故称“淳化阁帖”。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命人将宫中珍藏的帝王、臣子及书法名家共103人420篇书法名贴,分理成十卷:第一卷为从汉章帝以来包括晋武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在内的帝王作品;第二、三、四卷为张芝、钟繇、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柳公权等历代名臣作品;第五卷为仓颉、夏禹、孔子、李斯、蔡琰、怀素、张旭等诸家古法帖作品;第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作品,第九、十卷为王献之作品。然后让翰林侍读王著将这些书法珍品临摹刻到石头上,拓印成册后“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明代书画家文徵明之孙收藏家、美学家文震亨曾赞曰:“历代名家碑刻,当以‘淳化阁贴’压卷。”
二.瑰宝何来溧阳?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及宫中收藏的历代名帖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价值连城。
痛惜之余,庆幸还留有那些散存各处的拓本。其中有一本,被赵氏郡王府收藏。南宋初年,宣议郎虞维(字敦素)娶赵郡王府郡主为妻,郡主自小酷爱书法,对府中所藏“淳化阁帖”拓本爱不释手。于是,这套帖被当作嫁妆,带到了虞家。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虞维携妻子及两兄弟,带着家中老小,由丹徒黄泥坝来到风水宝地允定(今别桥)定居,建房置田,繁衍子孙,世代居住,“淳化阁帖”拓本作为虞氏族中之宝世代传之。
三.为何只剩半套?
到明朝时天下所藏“淳化阁帖”原拓本,大都佚亡,明万历乙卯四十三年(1615)肃王通令将全国尚存的“淳化阁帖”拓本送京会核。当时虞氏珍藏拓本保存完整,上交后,经肃王审定依此拓本勒刻于石,所刻之本即“肃藩本”或称“肃府本”,送了一本给虞家,但原拓本没有归还虞家。
为防止法帖遗失或损毁,明末清初,虞氏族人将“肃府本”摹勒上石,即如今溧阳本帖石,所用石料为溧阳当地上乘山石,单块长80—82厘米,宽30—32厘米,厚11—14厘米,单面刻字,当时记录有“石碑数百方”。清末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为保安全,虞氏族人将这套石刻分户保管,但战争残酷,虞氏族人死伤大半,石刻遭到重大损失,战乱后“完者四十四石,碎者七十一石”——不及当年完整时的一半。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为永保“淳化阁帖”刻石,虞家将所存的“淳化阁帖”刻石及族人虞徵庸所书的《跋淳化阁帖》《珍藏淳化阁法帖记》3石,共计118块石刻自上至下分六层排列嵌于虞氏宗祠“庆远堂”的第一进西厢房墙上。由于石刻受损严重,无法按原内容有序排列,只能大致砌入。
抗战时期,虞氏宗祠遭到日寇焚烧,所幸刻石未毁。“淳化阁帖”刻石于1957年被列为我省最早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时期,虞氏族人在刻石表面抹上石灰,以保石刻。1981年清除灰垢后刻石重见天日,1982年又被重新公布为江苏省第一、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溧阳市文物部门邀南京博物院将“淳化阁帖”刻石剥离卸下、修复保护,现刻石全部藏于溧阳市博物馆。
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溧阳市积极盘活石刻馆旧馆闲置资源,聚焦淳化阁帖复刻、展馆布展设计、传统刻石非遗技艺传承等内容通盘谋划,全力打造了全国唯一的“溧阳市淳化阁帖刻石博物馆”,进一步推动《淳化阁帖》溧阳本的研究成果落地转化。
斑驳的墙壁,深邃的字海,仿佛都在诉说着《淳化阁帖》的前世今生。书法家赵孟頫曾这样评价《淳化阁帖》:“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或许这就是《淳化阁帖》存在并传承的意义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