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践|“行越风起”探索:出海越南的中国企业力量

文摘   2025-01-31 18:43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清华大学国际教育






1





1


赴越南调研教育体制实践支队


Tour Việt Nam

出海越南,中国企业力量












支队简介

“行越风起”赴越南调研教育体制实践支队由1位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指导,由2位分别来自水利水电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的博士生辅导员带队,集结了11位来自行健书院的本科生,于2025年1月12日至1月21日前往越南的河内、岘港两座城市开展为期10天的海外实践。通过参访越南的高校、政府部门以及驻越中国企业,加深对越南思政教育,以及中越关系的认识,促进中越青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互动。














旅途的大巴驶出校园,载着支队成员们继续向前。为了探寻中国企业在越南的力量,同学们参观了中铁六局、天楹公司和华盛公司。铁与火之歌奏响中越交流的乐章,针线与油墨描绘中越友谊的底色。探究的道路还在不断延伸···




中国企业出海越南:预调研

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则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预计突破2000亿美元,主要商品包括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与越南出口的农产品和纺织品


双方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两个走廊、一个经济圈”战略对接,持续拓展合作领域。此外,中国对越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涵盖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及高新技术领域,投资模式逐步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区域合作机制如RCEP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中越经济联系深入发展。


未来,双方仍需在投资环境优化、政策协调和产业协同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共同发展目标。



中铁六局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4日下午,“行越风起”赴越南实践支队前往位于河内的中铁六局公司,与负责人王斌、张强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铁路建设的核心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业务领域涵盖铁路、公路、市政工程、桥梁、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多个方向。中铁六局以技术领先、管理高效闻名,完成了包括京张高铁、广深高铁等在内的大批重点工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此外,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在推动国际工程承包与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位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中铁六局在越南承建工作的具体情况。中铁六局承包了河内轻轨2A号线的建设工作。河内轻轨2A号线起于吉灵,终止河东,全长13公里,共设12座车站,均为高架车站。该轻轨于2009年签订协议,2011年开工,2018年9月开通试运行,2021年11月正式开通。开通之初,该线路每天的客运量只有1万多人次,目前已达到4-5万人次,三年多来的总客运量为3000多万人次。从河内轻轨2A号线的起点到终点,乘坐轻轨只需24分钟,而骑摩托和开车分别需要大约45分钟和90分钟。



除了河内轻轨2A号线,越南全国还建成了河内地铁3号线和胡志明市地铁1号线两条地铁线路,分别采用欧洲和日本的标准,均于2024年下半年开通运行。其中,河内地铁3号线目前只开通了高架段,地下段计划于2027-2028年开通。



在互动交流环节,两位负责人就支队老师和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基于河内的土地和交通现状,路面较宽的地带往往建设地上的高架轻轨,而无法拆迁的老城区只能采用地下建设。建设同路段地铁的成本大约是轻轨的3倍。河内轻轨可以购买月卡,并且针对老年人有一定的优惠。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受限于政府执行效率的问题,建设计划和方案的落地往往比较缓慢。近年来,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支队与中铁六局负责人还针对越南铁路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交流。今年年底,老街-河内-海防等3条中越铁路线路将开工。在铁路建设中,土地政策所带来的拆迁困难依然是推进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越南政府计划提供70%的资金支持,其余资金通过援助和企业合作获得。在铁路建设中,越南政府在不同路段采用了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可能会显著提高未来的兼容成本。



本次与中铁六局的交流让支队成员收获良多,不仅让大家见证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工程实力与技术水平,也让大家感受到国际合作中共建共享的重要性,为支队的实践调研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与启示。





天楹公司

当地时间1月16日下午,“行越风起”赴越南实践支队前往越南天楹河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参观交流。


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环保产业和新能源开发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固体废物处理、资源回收与利用、垃圾发电等领域。公司坚持“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环保理念,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设备,为客户提供高效、环保的综合解决方案。天楹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多个示范性环保项目,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致力于推动环保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到达项目驻地后,在总经理李轲和项目专职讲解员的陪同下,老师和同学们参观了河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厂房。大家了解到,越南天楹河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19年8月开始建设,2022年7月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为世界上单次建成垃圾处理量第二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天可以处理垃圾4000吨,占河内垃圾产出量的70%。


李轲总经理和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垃圾的处理流程、焚烧流程、焚烧后产生的废气、废渣、飞灰的净化处理流程等工艺细节。支队成员了解到,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垃圾焚烧与排放净化技术,废气、废液、废渣等均达到或超过越南国家标准甚至欧盟标准。李轲总经理骄傲地表示,他敢于也曾经多次饮用垃圾发酵渗漏液经净化得到的水。此外,厂区采用负压设计,保证发酵等环节的异味气体不外泄,这也是支队成员在厂区能够呼吸无异味空气的原因。



随后,支队一行参观了厂区主控制室与垃圾发酵区操作平台,对垃圾焚烧电厂的自动化程度和壮观景象十分赞叹。讲解员介绍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定员178人,其中主要领导与技术骨干来自中国,其余为越南籍员工。目前,电厂发电量的约15%用于厂区生产生活用电,随着发电机组进一步投产,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下降。关于同学们提出的知识产权问题,李轲总经理表示河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均为天楹集团自研或买断,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参观结束后,支队成员与李轲总经理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李轲总经理也表示,虽然该项目环保标准位居世界一流水平,但越南垃圾焚烧发电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比中国仍不成熟,还需进一步规范完善。最后,支队成员向越南天楹赠送了礼品,并与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合影留念。






华盛公司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7日上午,“行越风起”实践支队踏入华盛集团河内分工厂,与工厂管理人员廖女士、张先生,围绕企业业务拓展、工厂运营、跨文化管理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交流。



华盛玩具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玩具制造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是国内外知名的玩具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包括塑料玩具、电动玩具、拼插益智类玩具及定制礼品玩具,广泛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市场。目前,集团在中国(包括香港、广东、广西等地)和越南均设有工厂,共 9 家,其中 7 家位于中国,2 家在越南。公司秉承“品质至上,服务全球”的理念,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



廖女士和张先生率先详细介绍了华盛玩具集团的历史、企业文化,以及越南工厂的基本概况。华盛集团是一家具有47年历史的香港玩具企业,其业务模式主要为接受全球知名玩具品牌(如美泰、POPMART 等)的订单,进行 OEM 生产,涵盖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出货的全流程,始终坚持客人至上的原则。华盛以创新设计、严格质控和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和现代化生产线,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集团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与社会责任,严格把控质量以达欧盟等国际标准。在越南工厂管理中,采取员工福利计划和工人关爱计划,增强员工归属感,促进员工留存,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共处,在国际玩具生产领域凭借品质、责任与应变能力保持较强竞争力。


随后,廖女士和张先生带领支队参观了华盛集团河内分工厂,紧接着双方就多个关键问题展开热烈探讨。



廖女士分享了业务拓展与工厂管理的经验。在业务拓展方面,集团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开拓新的客户群体与销售渠道,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优质的产品服务,成功打入多个国际市场。在工厂管理上,秉持精细化管理理念,严格遵循国际质量标准,如ISO系列标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生产流程优化、人员培训到设备维护,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确保生产高效且产品质量稳定。


谈及跨文化管理,张先生分享了在管理越南工厂时的宝贵经验。越南工厂拥有大量当地员工,文化差异带来诸多挑战。集团倡导包容态度,尊重习俗。工作安排上考虑当地工作时间和员工家庭团聚,沟通方面则结合肢体语言与可视化工具,细致打磨信息传递流程,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最后,邓喆老师表达了希望与华盛集团开展交流合作的期待,廖女士也表达了对进一步加深相关领域研究合作的愿望。





结语

铁路,发电,玩具,迥异的元素交相辉映,共塑中越友谊美好明天;技术,文化,理念,不同的思想交融碰撞,同创中越交流无限未来!

行越风起,Tour Việt Nam!


END


< 往 期 回 顾 >

 

供稿|“行越风起” 行健书院赴越南实践支队

责编|徐辉 杨若曦 邹天宸



编辑|王侯嘉遇


 ●  ● ●  ●  设置星标 ● ● ●   ● 

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未星标很容易错过

全胜中心新鲜出炉的优质内容以及课程、实践和资源哦 ~

清华大学国际教育
关注国际教育动态,发布清华大学国际教育项目,探索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