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年前的虎门销烟,那叫一个气势磅礴,为的就是让我们远离那害人的鸦片。可谁能想到,在如今的 2024 年,又有新的 “烟” 冒了出来 —— 烟卡。
这可不是当年林则徐要销的那种 “烟”,但却也让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其势头之盛让家长不得不“怒起烧烟卡”。
家长怒了,烟卡烧了,孩子哭了。
这不仅仅只是一场瞬落的“烟火”,热闹散去,其背后之所藏,才是留给我们的真正考验。
千禧年后的信息时代,孩子们丢沙包、跳绳等游戏活动,快速地被非实体娱乐所取代。
因此当代孩子们需要线下社交时,就会寻找社交工具,而“烟卡”的出现和风靡,本质上便是社会和家庭忽视了未成年人在社交方面的工具需要,即社交需求代偿。
图源:淘宝买家秀
烟卡风靡:当游戏不再只是游戏
“烟卡”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小孩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折成长方形卡片,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小独说摄
仅从娱乐方式上来说,烟卡其实和八九十年代的风靡游戏——洋画,如出一辙。这种“翻面即赢”的游戏模式简单且互动性强,自无什么不可之处。
问题在于“烟卡”这个载体。
随着游戏的日渐风靡,废弃的香烟盒子显然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欲望”。从乞求大人的“施舍”,到翻垃圾桶,再到直接购买香烟,庞大的中小学生群体涌向香烟市场,其造成的后果已然脱离了单纯的游戏层面。
有烧烟卡的家长如是说:“我本来不反对孩子玩烟卡,毕竟谁还没有个童年。但后来发现,很多小孩为了烟卡会去偷抢,为防止孩子误入歧途,决定火烧成堆烟卡。”
小独说摄
心理症结:社交需求代偿
一个装烟的盒子,如今都变成让人“喊打喊杀”的存在了。可作为一个无生命的客体,它又有什么错呢?
这世间事物千千万,思想一旦“歪楼”,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也许都能成为祸源。
那么,藏在烟卡事件背后的“社交需求代偿”,究竟是什么“鬼”?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真正的社交互动时,便会感到孤独和不安。为了缓解这种孤独感,人们会通过虚拟社交或其他方式来弥补,通过诸如手机聊天、看视频、看书等代偿性社交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这就是社交需求代偿。
作为曾经的少年人,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是最在乎自我价值感的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情感需求的增加,少年少女们渴望被认可、被接纳,期待在群体中觅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对于玩儿烟卡的孩子们,这烟卡便是他们维护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方式,拥有稀有烟卡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老厉害了、倍儿有面儿。
小独说摄
这其实就是社交需求的代偿,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可能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肯定。大人们大概会认为他们“不务正业”,不过他们只是被迫沉浸在虚拟社交里太久,回到真实的群体世界之后,社交技能“点偏了”而已。
实际上,这样的代偿方式也无法真正满足他们对社交的渴望,只是一种暂时的缓解。
与其一味埋怨孩子的行为偏颇,不如切实解决其根源。
孩子的问题,症结还是在家庭。父母亲人作为孩子的“第一批朋友”,在其社交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人的陪伴能够极大地消解孩子的孤独感。倘若在家里孩子的基本社交需求已得到满足,那么在迈向更大的群体时,便不会陷入习得性无助。自洽的内心,自然会促使他们展现大方得体的社交行为,选择健康适宜的社交方式。
当然,并非是要将孩子成长与教养的压力,一股脑地推给家庭,推给父母。而是期望引起父母的充分重视,客观平和的态度进行分析对待,如此方能切实地解决问题,避免陷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恶循环。
例如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图源:花瓣网
原因自然是现实生活中缺少一些关怀,他们的社交需求只能转移至游戏上。
工作即便再忙,也建议晚餐后抽出半个小时陪孩子玩一会儿游戏。这短短的半小时,既是亲子时光,也能让孩子明白玩游戏与玩其他东西并无二致。
若实在不想让孩子玩游戏,那他们该做些什么呢?可以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生活日常中,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连接,这样他们就会更愿意回归现实。
这个高度数字化且学习任务繁重的时代,已经夺走孩子们太多东西了。
我们这帮玩洋画的,不必刻意为难这一代玩烟卡的,而要去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已经错过太多了。
并非只有伤害和眼泪才是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标配,也并非只有消灭承载错误的客体才是修正错误的唯一途径。
父母们,不能甩锅啊!
甩锅,它真不解决问题。
图源:花瓣网
Best
往期精彩
清北抢人到底有多拼?网友:“堪比宫斗剧”
姜萍爆火,到底是数学天才还是作弊者?
救下国足一命的新加坡队,竟然是“小摊贩”和“中介”组成的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