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文化精粹,展时代鸿音”国学素养提升行动作为“生声向阳”思政育人品牌活动之一,以国学常识问答形式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浸润身心,以此规范其思想品德,提升其精神境界,坚定其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2.《孟子》由谁所著?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3.孟子,名轲,字不详,战国中期哪国人?鲁国
4.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什么?亚圣
5.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什么?孔孟
6.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谁的客卿?齐宣干
7.汉文帝把《孟子》和哪三部著作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论语》《孝经》《尔雅》
8.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什么?德治
9.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这体现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什么,然后方推行仁政?仁心
11.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什么教育?人格和道德教育
12.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哪四端?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
13.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什么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
14.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什么,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5.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指的是什么?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16.孟子认为“仁”应该亲民,因此孟子主张统治者要怎样?与百姓同之
17.孟子认为“仁”应该有同情心。因此要求统治者拿什么推恩办法来治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什么主张?“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
19.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下一句是什么?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的下一句是什么?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END
供稿:经济贸易系
编辑:闫冰、黄悦天怡
审核:王腾飞
终审:白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