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暑期全国业余赛事数量破纪录后,今年再创新高,光“全国少儿公开赛”就有16项[1],高峰期同时有四项全国级业余赛事在鏖战。
暑期就这六十天,定段赛、少锦赛地位超然(按传统,定段赛前还有十天的“休赛期”),要在这剩下不到四十天内安插二十来项赛事,赛程撞车也是无奈之举——除了定段赛与少锦赛,没有赛事独享档期了。
赛事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作何选择也另人头疼。笔者曾做过个调查“你最看中赛事的?”
投票者超九成为棋童家长,大家似乎更看重赛事的软件指标。
笔者近三年每年参与了一场比赛[2],感觉各家组委会都挺不容易。想办一个没什么短板的比赛很难,如果没有赞助,办这类比赛赔本几乎是必然的——暑期少儿赛平均人数大概四百出头,报名费(赛事服务费)能收十万左右,跟这些赛事的平均奖金基本持平[3],剩下的场地费、器材费、宣传成本、人工费,还有那6-7段的“证书申请费(据说有)”,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实际上办这些比赛也不可能以盈利为目的,赞助商的个人情怀、地方宣传甚至是“政治任务”才是主因。当然不赚钱也不能“为所欲为”,很多家长诟病部分赛事统一食宿[4],这点笔者也很赞成,又不是管控时期了,何必多此一举徒增组织难度。另有赛程长短、用时制度也是议论比较多的点,少儿赛的性质与强度,中间留一天休息观光没什么必要,与食宿一样,最好让家长们自行安排。
再说说比赛本身。今年参赛人数最多的有七百多人,最少的仅一百来人,是什么决定了比赛人数的多寡呢,既不是奖金(人最多的“育苗杯”是无奖金赛事)也不是水平(真正能争金夺银、看重对局质量的是少数,实际上宣传参赛水平高倒可能吓退一批人),一般来讲有区域唯一性、对本省棋童有额外升段政策、还有就是上面说的收费方式(是否统一食宿等)都是关键因素。
人数多的赛事大部分还是以本省棋童为主,如果结合了升级与升段,吸引力会很不一样——升级段体系是现在围棋培训圈的“刚需”。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明仕杯”虽然是这个暑期人数最少的少儿公开赛(因身处杭州,可能是今年最难打的),但就在全国赛的几天前,明仕棋院刚办了一个数倍规模的地方段级位赛[5]。就人数来讲,全国赛根本不是段级位赛的对手。
今年的赛事有一点与往年不同,协会加强了对电子设备的管理。往年还不算严格的少儿公开赛大多也引入了赛前安检,严禁选手携带一切电子设备入场——不光是手机、电脑这类“大件”,小朋友常用的电话手表也在禁单之内。这让我想到现在官方的通用规则还是《围棋竞赛规则(2002版)》,二十多年前的条例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光是棋迷关注的贴目设置、AI防控等方面,像这几年迅速流行的“拍照数子”,那时候都没这玩意。据说今年某赛场有件让人哭笑不得的趣事:终局时裁判掏出手机拍照数子,拍完后只见照片不出结果,裁判百思不得其解,尝试N次后对局小棋手终于忍不住说道“您不能用相机拍照,得用野狐。”
讲这个可以当成段子的事儿倒不是指责裁判,限于成本考虑,就算是全国赛事也不大可能全员专业裁判,除了裁判长[6]、编排长以外,大多是找当地棋友客串。现在少儿赛事多、环境复杂,出现各种矛盾也很正常。2002版规则还是以成人的视角为主,对各种情况的操作规范说明简略[7],规则更新已刻不容缓。家长们其实也要放平心态,少儿赛本该是以棋会友为主调。围棋已经是受裁判影响较小的竞技项目了,像对棋钟的使用、遇到对手有疑似犯规行为时的应对,都是比赛经验,平时上课、训练时也应有所涉及。对于赛事用时笔者有个建议,如果读秒制不方便,不妨采用“加秒制”[8]。
因为赛事四面开花,今年没哪项比赛能集中大部分的“长训生”。前两年我还统计过各赛事低龄组的综合成绩,今年看没什么必要,大家都是各自征战——杭棋读训班的指定赛事一直是百灵+天元,今年没集体参与其它赛事,与其余几家低龄培训基地“错峰出行”。在中间年龄组来自杭棋冲段班的熊益成独揽五冠,是暑期获得个人冠军最多的小棋手;部分有升6的组别,是地方集训队尖子生的表演舞台;在少年组这个年龄段,长训生中的佼佼者已驰骋在职业赛场,部分赛事有新初段[9]参与,有些名列前茅,有些名落孙山;还有些棋童跳组报名,目的不外乎业6、奖金与练棋。
科力杯、婺源杯、绿葱坡杯,尚未看到公示
升6大队里长训生不是主流,长训生平时参加全国赛较多,升段的机会也较多。经济发达地区的棋童占比较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地区经济越好→学棋的娃就越多→升段赛的频率就越高→大多升5的难度就较低;但这里有个转折,虽然现在6段名额下放省级,这些地区5升6的名额往往倒是卡得紧(赛事少、每年名额不发足、有些地区还要另加“星级5段”做过渡),会积压不少5段,其中较有实力的就是暑期少儿赛的6段“种子”。
赛事地域性较明显,毕竟已经不是那个百灵杯一家独大的年代,选择多了。
今年设置幼儿组的赛事增多,这个年龄段还很少有长训生(但很多可能是在地方“半日制”训练了),笔者也不了解他们,很多资料都是网上现查现问出来的。围棋之路的初期可能棋二代(胎)会有一定优势,往后大家都一样。因为2018后适龄下届全国智运会,重视的省份应该会重点关注,相信这两年会有更多的苗子涌现。
注释
[1]含松阳“昊越杯”。去年是15项比赛,前些年更少。
[2]2022年去了“婺源杯”,2023年去了“昊越杯”,2024年去了“黄山杯”,当然都是以领队教练身份参与的。
[3]计算了2024年暑期16项“少儿公开赛”的数据(剔除了“昊越杯”的公开组人数与奖金)——平均参赛人数416人(2023年448人),平均奖金96575元(2023年103273元),赛事服务费220-290元不等。
[4]统一食宿就是必须在组委会指定的酒店住宿,交了食宿费+赛事服务费才可以报名。关于此点,笔者曾撰文《旅游推荐的“人均”与围棋比赛的食宿》
[5]“明仕杯”少儿公开赛共129人,段级位赛接近千人——千人角逐,激荡脑力!萧山区第三届“明仕杯”围棋业余段级位赛太“燃”了 。
[6]正常来讲,全国级赛事的裁判长、副裁判长应该是由中国围棋协会委派的“国家级裁判”,而裁判员一般都是当地抽调(持证裁判优先)。
[7]虽然规则也不可能写尽各种情况,特别是低水平少儿赛,有些问题就是“说不清”,没法按一刀切的规则来
[8]“加秒制”多见于国际象棋赛事,围棋圈的传统是读秒或包干。包干制的弊病这里无需赘述,读秒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棋种的成本也较高,而且时间相对不可控,少儿赛事用加秒制笔者觉得蛮合适。
[9]这些全国少儿公开赛,规程上禁止职业棋手报名,但如果新初段报名时还是业余身份,通常允许参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