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停车综合治理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各地改善民生、服务发展,努力缓解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停车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出行的需求。记者10日从住建等部门了解到,我市在此前已经采取的利用桥下空间增加停车位、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位以及在具备条件的路边增设停车位等措施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落实省措施要求,大力度推进停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停车综合治理。
■规划引领,新建居住区停车泊位每100平方米可超过2个
加强专项规划统筹,适度提高配建指标,在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订(修订)我市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并严格执行。鼓励有条件地区适度超配停车泊位,进一步提高新建大型综合医院、高品质住宅等建筑停车配建指标,新建居住区停车配建指标可超过2个/100平方米。
■见缝插针,加大停车资源供给
加强城市空间复合利用,按照差异化供给策略和集约紧凑发展模式,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合理利用桥下空间、闲置地块、公园绿地、广场、公交场站等改造、增建停车场,“见缝插针”式推进立体停车楼、地下停车库和人防工程停车场建设。鼓励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并向社会有序开放。盘活闲置人防工程资源,鼓励对平时非停车功能的人防工程进行功能改造,释放更多空间用于停车。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新建高架桥的桥下空间,建成了润扬快速路扬州职大东侧、桃源居东侧及扬子江中路公交桥下等停车场,去年11月通车的开发路东延工程,公交桥下的2座停车场也正在建设中。
加快停车充电设施建设,结合停车场建设,统筹推进充电桩、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打造“光储停充”一体化服务站。
■多方发力,综合疏解停车矛盾
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布局与结构,持续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加快建设全龄友好的慢行系统,不断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协同性。统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合理配置公共交通场站、公交专用道等设施,重点在停车矛盾突出的医院、中小学校、老旧小区、热门景点、核心商圈等区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网络和站点布局,增强公共交通在中心城区的吸引力。
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结合交通管理和需求调控要求,综合考虑停车设施等级、供求关系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可以采取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路内高于路外、干道高于支路、地面高于地下、白天高于夜间、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大型车辆高于小型车辆等方式实行差异化收费。
■因地制宜,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推动停车服务智慧化发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完善现有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停车设施接入率,推动停车资源、管理平台整合,打造城市停车管理服务“一张网”,推动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运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车位的实时监控和优化分配,鼓励多元主体合作,动态更新停车数据信息,促进停车信息共享。完善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应用,优化车主服务模块,拓展“通停通付”“先离场后付费”、无感支付、车位预约、停车诱导、反向寻车、车位共享等提升用户体验感的实用功能。目前,我市正就《全市停车“一张网、一个场”建设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区一策,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针对医疗机构,加密医院周边路网,改善拥堵节点,采取组织单向交通、设置即停即走限时车位等方式,优化医院周边及内部交通组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针对中小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中小学校停车设施配建指标,新建学校配套建设地下接送中心,在早晚接送高峰期为家长接送车辆提供临时停车位。优化完善学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组织,推广错峰上下学,施划路内限时接送车位,合理利用学校多出入口分流,分散上下学时段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刚刚建成交付的老飞机场地块,就新建了数百个地下停车位,方便了对面翠岗中学家长接送孩子。
针对老旧小区,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利用周边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利用内部空间建设立体或地下停车设施,与周边建筑错时共享停车资源,合理设置周边路段夜间路内停车泊位,增加老旧小区停车设施供给。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在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基本将增设停车位列为重要内容。
针对热门景区,推动建设一批串联旅游景点的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的自行车道和步道。鼓励建设一批服务于旅游区(点)的旅游停车场,加大生态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建设力度,完善停车场充电桩等新能源服务设施,探索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