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赣州市纪委市监委、赣州市妇女联合会、中共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整理编写了《赣南家风故事》。《赣南家风故事》以人为本、以事为据,讲述了相关人物、相关家族的家风故事,揭示了家风的真谛与力量,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与宣传,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县有8个家风故事入选《赣南家风故事》,现对“对党忠诚 艰苦奋斗——胡灿烈士家风”进行推介。
胡灿(1895—1932)江西兴国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1926年9月参与创建中共兴国县支部并当选为书记,参加了南昌起义并领导兴国县城乡武装起义,曾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赣西南红军干部学校校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江西省“肃反”委员会主任等职。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靠忠诚经受考验、靠忠诚战胜困难、靠忠诚发展壮大。胡灿是中共兴国县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他忠诚于党,为革命肝脑涂地,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妻子和后人,没有躺在烈士的功劳簿上,而是选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留下了一段佳话。
身居陋室,为革命肝脑涂地
“自食其力、艰苦奋斗”
胡灿是江西有名的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等领导都在打听胡灿妻子的情况,并通过在北京的陈奇涵给赵次如写信,盛情邀请这位昔日的大嫂有空去北京面晤叙旧。
赵次如接到信后,内心十分感激两位领导对她的关怀。作为烈士遗孀的赵次如,深知柴米油盐贵,惜钱惜物。她托人复信说:“无功不受禄……无功受邀,心中有愧啊!”婉拒了他们的一番美意。她说她自有安排,女儿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是党的照顾,已经感恩不尽。等女儿毕业后有了工资收入,定会去北京见两位老领导。20世纪70年代初,兴国县民政局局长得悉胡灿烈士的妻子仍然住在“也是居”这幢老旧的土坯房里,根据政策规定,拟拨专款给她建新房。赵次如听到这一消息后再三推辞。她以“我们不能躺在烈士的功劳簿上,国家还困难,无功不受禄”为由,谢绝了政府的拨款。她说:“政府还是把钱用到国家建设上去吧,我有三间土屋遮风避雨够了。”
赵次如常常教育家人自食其力、艰苦奋斗,不要奢想坐享其成。胡续生读初中时恰逢“文化大革命”,没有机会上高中,在生产队和社员们一起参加田间劳动。有人偷偷给胡续生出主意,让他叫奶奶找县领导走后门端公家饭碗。胡续生信以为真,就到奶奶面前成天闹着要工作。奶奶把他拉到爷爷胡灿的遗像面前,责令他跪下说:“你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本要继承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正道,不能因为自己是烈士的后代去走后门,搞特殊化!”奶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名字为什么叫胡续生? 就是因为要你继续爷爷未竟的事业和所走的道路。你要永远继承革命家风,不能给烈士丢脸!”胡续生领会了奶奶的良苦用心,眼泪涟涟地认了错。在奶奶的严格教育下,胡续生靠着自身的努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只是一名编外干部,待遇低,但他拒绝以烈士后代名义被照顾,认为编内、编外都是为国家做事,只要共产党这个称号不是编外,就行!后来,胡续生通过考试成为当地政府的正式干部。
“对党忠诚是我们永不变色的基因”
(作者:黄晓明)
来源:赣南家风故事
编辑:邱欣威
编校:余敏燕
审核:危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