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有恶性肿瘤的人,身体一般会有6个表现,平时一定要留心观察

文摘   2025-01-09 14:35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最近,老张来找我喝茶。

他一向是个爽朗的人,可那天却眉头紧锁,显得心事重重。


我问他怎么了,他叹了口气说:“最近肚子总觉得不对劲,大便也不规律。


以前想着忍忍就过去了,可前几天检查,结果让我有点懵——医生说可能是肠道出了问题,让我再做进一步检查。”


我国每年新增的肠道恶性肿瘤病例占全球总数的相当比例,而早期症状常常被忽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于是,我跟老张聊了很久,也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提醒更多的朋友: 


肠道健康不是小事,身体的每个信号都值得重视。



为什么肠癌被称为“傻子癌”?

有人会问,肠癌为什么被称为“傻子癌”?


其实这是因为它的发展过程相对漫长,早期症状也比较明显,很容易被发现。


和其他隐蔽性强的癌症相比,肠癌在起初就会通过一些身体信号“呼救”。


遗憾的是,很多人像老张一样,对这些信号掉以轻心,误以为只是痔疮或普通肠胃不适,最终酿成大错。


研究表明, 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恶变而来 ,从息肉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5到10年。


这个时间窗口,完全足够我们通过定期肠镜检查以及警惕身体的异常信号,及时发现并预防。


那么,肠癌早期有哪些“警告信号”呢? 以下6个表现,千万不要忽视。



1、便血频率增加,血色异常

很多人一看到便血,第一反应是“应该是痔疮吧”。


但其实,痔疮和肠癌引起的便血是有区别的:痔疮导致的便血一般是鲜红色,滴在马桶水面上或留在手纸上,血液和粪便不会混合。


而肠癌导致的便血可能呈暗红色、黏稠,或者混在大便的一侧。


大便发黑或带有血丝,也可能是肠道出血的信号。


当便血出现时,不要自己随便判断,而是应该尽快到医院做检查。



2、大便习惯和形态的改变

原本每天一次的排便,突然变成一天两三次,或者几天一次;


原本规律的排便时间突然变得不确定;


大便的形状变细、稀薄,甚至带有黏液或脓血……这些都可能是肠道肿瘤导致的。


肿瘤的生长会压迫肠道,导致肠腔变窄,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泄功能。


如果你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不要忽视背后的可能性。



3、腹痛、腹胀频繁

如果腹痛和腹胀反复出现,特别是右下腹或下腹部的钝痛,且症状逐渐加重,就要格外小心,这可能是肠道肿瘤压迫或引发肠梗阻的表现。


有些人一开始是隐隐作痛,后来逐渐发展到持续性腹痛,甚至伴随腹胀、恶心等症状。


尤其是那些无法缓解的腹部疼痛,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4、 排气频繁且伴有异味


如果你发现自己频繁放屁,且气味刺鼻,可能是肿瘤影响了肠道菌群的正常运作。


肠道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时产生气体,但当肠道受到肿瘤阻碍时,气体难以顺利排出,导致排气异常增多。


虽然放屁多不一定就是肠癌,但如果长期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尽早检查。



5、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

很多肠癌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体重迅速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的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影响肠道对食物的吸收,无论吃多少都无法弥补这种消耗。


如果你没有刻意减肥,却发现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6、贫血、乏力,面色苍白

肠癌患者常常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肿瘤导致肠道出血,身体的铁元素流失过多。


早期可能只是轻微的疲倦、乏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头晕、脸色苍白等明显的贫血症状。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总觉得疲惫不堪,且伴随上述其他症状,不妨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预防肠癌:小改变,大健康

很多人听到“肠癌”会感到害怕,但其实它是可以预防的。


调整饮食,肠道健康的第一步

肠癌的发生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密切相关。


我们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少吃油炸、腌制、烧烤类食物。


饮食比例上,建议遵循“一口肉配四口菜”的原则。



定期体检,肠镜是最佳筛查工具

很多人对肠镜检查心存恐惧,但实际上,肠镜是目前最有效的肠癌早筛手段。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有家族史或慢性肠道疾病,应该更频繁地检查。



戒烟限酒,重视生活方式

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肠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而长时间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男性罹患肠癌的几率。



结语

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的“大本营”,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将是整个身体的运作。


当身体发出“警告信号”时,请不要漠视它。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守住健康的底线。


 今天,你的肠道还好吗?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