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市第三人民医院创新探索“警医合署办公”模式,与东昌府交警大队乡镇巡逻三中队携手合作,推动医疗急救与交通事故救援一体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及时和全面的救治保障。
一、“警医”合署办公:共建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优化警医协作流程。市卫生健康委与交警部门通过联席会议,确立了联合接警、统一布警、同步出警的协作流程,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了警医协作流程,打造了高效应急救援体系。截至目前,联合接警数量已达92次,成功救援病例超过15例,因为合署办公赢得抢救时间而获救的群众超过20人次。二是打造乡镇“10分钟”救援圈。梁水镇距离聊城市区20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以往急救车程平均需40分钟以上,造成“等待时间过长”问题。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东昌府交警大队乡镇巡逻三中队通过“警医合署办公”模式,创新共建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工作实时联动和优势互补,搭建起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警医联动急救站的设立,有效缩短了出车时间,通过规划设置绿波路段,成功打造乡镇“10分钟”救援圈,大幅提升了救援效率。数据显示,自实施该模式以来,平均出车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以内,救援成功率提高了25%。截至目前,最快急救案例中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间仅为3分钟,超过70%的急救事件在10分钟内得到有效处理。
二、“警医”联调联动:共享应急救援信息
一是联合接警。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交警部门积极探索,形成了以110、122为信源供给主体,以120急救指挥中心为需求申请主体,以医警联动工作群为信息互通渠道的合作模式,联合接警效率提升了30%,信息传递平均时间缩短了50%。二是统一布警。通过警医联动工作群,实现信息互通,统一布警,信息响应速度提高了25%。自实施以来,警医联动工作群已处理超过15次联合出警任务。三是同步出警。接到报警信息时,警医联动急救站及时判断,如需警车和救护车一同出动,救援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开展止血、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确保“轻伤不变重伤、重伤不变危急”。通过这一机制,重大交通事故伤者存活率提升了20%。
三、“警医”同频共振:共治应急服务平台
一是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组建不同级别的创伤救治专家团队,通过专家会诊制度提升救治能力。借助医疗救护车,加强交通事故伤员现场、途中、院内指导和救治工作,在线指导现场急救和伤情评估,及时准备伤员收治工作。截至目前,创伤救治专家团队参与重大救援行动达20次,成功救治重伤员30余人。二是普及应急救援知识。依托警医联动急救站,不间断向公众普及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知识,在村卫生室布设急救哨点,培训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并开展民警急救能力培训,提升整体救援能力。数据显示,已培训群众超过600人次,培训民警100余人,村卫生室急救哨点覆盖率达95%。三是搭建警医联动模型。根据事件类型、程度、伤者状态等搭建警医联动模型,形成伤者伤情现场筛查计分规则,根据不同分值启动对应的响应等级、现场施救、警医联动措施,确保事故伤者第一时间得到抢救和妥善救治。这一模型自实施以来,精准救援率提升了30%。
来源:聊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