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一部动画电影引起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热议。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年初一斩获4.87亿,大年初二拿下4.79亿。大年初三,单日总票房超6.1亿元,这也是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第三部单日票房破6亿的影片,上映3天总票房超过18.5亿元。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最新预测总票房61.16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2总票房或超67.4亿。
大数据对《哪吒2》的乐观预判,也让电影界人士叹为观止。
如果这个预测能成真,将大幅超过《长津湖》57.75亿元,成为影史首部票房破60亿元的电影。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冠军是总票房57.75亿的《长津湖》,紧随其后的是56.95亿的《战狼2》和54.13亿的《你好,李焕英》。
同时,它也将和该系列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合力书写“2部电影卖100亿+”的中国影史奇迹。
持续颠覆“动画电影=儿童片”的刻板印象,《哪吒2》为何掀起如此大观影热潮?
突破传统神话框架,融入现代正向价值观念,探讨“身份认同”“挑战宿命”等普世议题,引发全年龄段思考。用中国人最熟悉的“老故事”讲新思考,面上是“魔童闹海”,隐含的是时代命题。将神话重构为现代寓言,展现的是中国动画的文化创造力。
在“观众不愿意为电影花钱了”的说法甚嚣尘上的当下,《哪吒2》以动画电影的类型领跑春节档,似乎正在说明,观众并非不愿意为电影花钱,而是更愿意把电影票“奖励”给更值得的影片。
我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潮与中式审美正在掀起全球热议。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技术与叙事认可度提升,“支持国漫”成为自发传播动力。电影观众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这必然给电影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影制作团队也需要给出更大的诚意,“花枪”耍得好固然能让“面子”好看,但扎实的“里子”才能带来长尾效应,持续让票房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