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双虎
凯文·皮耶特身穿机械外骨骼传递火炬。网络视频截图
巴黎奥运会上,36岁的法国网球运动员凯文·皮耶特身穿机械外骨骼传递火炬的视频广为流传。很多人对此表示惊叹,将其誉为“奥运会上令人感动的时刻”。
11年前,一次事故导致皮耶特截瘫。但这并未阻止他投身体育运动,他仍以残疾人运动员的身份走上赛场。近期,皮耶特在民众的热情陪伴下,高举奥运火炬在巴黎郊区普瓦西的街道上微笑前行。此情此景被媒体称作“奥运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脚板”大放光彩
皮耶特在机械外骨骼帮助下传递火炬的画面引发大量鼓舞人心的评论。这段视频被誉为“先进技术带来积极实践”的典范。一位网友说:“太神奇了。想象一下,外骨骼还可能变得更薄、更轻。”也有人认为,皮耶特参加奥运火炬传递证明了“人类精神和技术创新的力量”。
资料显示,皮耶特使用的是法国“行走工艺”公司最新研发的个人外骨骼。据该公司称,这是首次利用自平衡个人外骨骼装置完成奥运火炬传递。这一突破或将改变行动不便者与环境互动的方式,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提供便利。
因为长期从事康复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研究,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程洪对“行走工艺”公司的这款产品比较关注,也有一定的了解。
“巴黎奥运火炬传递用到的机械外骨骼属于康复机器人,仅从科技含量上说,它并没有特别的地方。”程洪告诉《中国科学报》。
据程洪介绍,“行走工艺”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国际上第一个稳定直立的外骨骼机器人。实际上,新西兰一家公司早就研制出雷克斯(Rex Robotic Exoskeleton)机器人外骨骼。雷克斯由一双仿生机械腿组成,专门用来帮助坐轮椅的人。有了它,病人不仅可以站立、步行,甚至可以上下楼梯和爬斜坡。
“‘行走工艺’公司的产品采用‘大脚板’技术路线。它的优势是着力面积大、支撑稳定、平衡性能好。”程洪说,“缺点是需要牺牲一些灵活性,场景适应性较差。”
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皮耶特走得很慢,还有点晃晃悠悠。“这就是‘大脚板’带来的问题。”程洪说,“因为机器人的‘脚板’做大后,其他方面的性能就会受到限制。”
整体水平不输国外
程洪认为,机械外骨骼协助残疾运动员传递奥运圣火,其中蕴含的运动精神和科技力量让很多人感动,但这一行为在“造势”或“作秀”方面的意义更大——它能促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该技术的应用。
实际上,我国在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就展示过相关技术。
“2015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陕西举行,我国运动员就使用了类似的技术点燃了火炬。2018年,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栏目也报道过相关技术。”程洪说,“总体上说,巴黎奥运会上的外骨骼机器人和2018年《机智过人》栏目报道的技术水平相当。”
程洪认为,在康复机器人领域,中国的技术和产品“一点都不输国外”,只是中国没有选择“大脚板”技术路线而已。
“在整体水平上,我国目前已经超越了国外。但在单项技术上,比如电机技术或某些定制化产品中,国外某些产品有自己的优势。定制产品应用于特殊场景,会突出某些特色。”
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康复治疗要面对很多不同的场景,对机器人的普适性、灵活性要求更高。因此,“行走工艺”公司这种“大脚板”技术路线在临床中很少见。
“因为它(大脚板)跟实际应用有差距,安全性方面也有待改进。”程洪说,临床应用的产品要保证绝对安全,“大脚板”虽然相对稳定,但仍有可能跌倒,而且摔得比较严重,更难站立。
我国很多医院以前采购过国外的康复机器人,包括一些固定的协助步态训练的机器人。
“现在这一领域,国产技术和产品占据了主流。”程洪说,“康复机器人要面对不同的‘亚专科’。比如,面向手脚不便的老年人、ICU患者,以及偏瘫、截瘫患者。不同人群、不同场景对机器人的需求千差万别。点燃巴黎奥运圣火的机器人属于定制,在其他场景几乎无法使用。”
目前,康复机器人的适用性有待提高。一方面,研制精准适用多场景的机器人存在挑战。另一方面,外骨骼穿戴的舒适性有可优化空间。此外,未来康复机器人的成本也需降下来,让普通民众都用得起。
程洪介绍说,以前到国外,可以看到很多残疾人坐着轮椅在大街上到处走,但国内的大街上残疾人并不多见。深入这个领域后才知道,其实中国的残疾人并不少,只是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走不出去”。
“外骨骼是最好的助残和康复方式,未来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更稳定、更灵活,适应更多地形,能让行动不便者像正常人一样逛街、爬山、运动、娱乐,勇敢走出户外,拓展生活空间。”程洪说。
《中国科学报》 (2024-01-2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