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探“博物川流” 寻特色藏品

文摘   2024-12-23 09:32   四川  








从华西坝上,到九眼桥头,自1914,至2024,四川大学博物馆经历了110个春夏秋冬。由一座华西协合大学校钟开启的馆藏,经由历届师生的点点积累,已经发展到如今的八万余文物、近百万标本,陈列、保存在去年落成的上万平米展厅、六万余平米的馆舍中。从初具雏形,到不断壮大,四川大学博物馆一直在探寻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2024年11月新上线的“博物川流  四川大学博物馆110周年馆史展”,带我们沿着时间线回顾了川大博的发展历程。几代博物馆人百年接力,将川大博建设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集人文+科学、展藏+研教于一身,立足成都,辐射国际。








参照馆史展上的介绍,我们邀请大家来一场小小的探访,在今天新馆的基本陈列展厅里搜寻川大博接续百年的传统,试试看你能不能找到代表下面这些特点的展品呢?


1. 川大学者引领了四川地区田野考古学的发展,主持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在展厅中,有哪些部分的文物是川大师生发掘的呢?这些文物分别来自哪里?


2. 川大博致力于发挥博物教育的功能,鼓励学生亲手制作标本和收集文物。在展厅中,有哪些部分的标本和文物是川大师生采集制作的?


3. 川大立足西南,对西南地区的人文自然探索跨越川西平原、横断山区和壮阔高原三大地理板块。在展厅中,有哪些部分的文物分别来自这三个区域?



完成了这些探索,是不是感觉自己对川大博的了解深入了不少?参观结束,别忘了在馆史展展厅领取一份编目卡片,也给你自己的藏品编个目吧。




宣传策划 | 四川大学博物馆宣推部

撰文 拍摄 排版 | 姜小雨

审核 |  汪东升 张苹 达娃扎西



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筹建于1914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