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诗网刊616:【好诗选读】左侧清风,右侧白云,清脆的水声剪断了往事

文摘   文化   2024-09-15 06:28   河北  

天津诗网刊微信版第616期 (总4022)

 

【好诗选读】第455期     本期编辑:薛红池


本期诗人(按作者署名拼音排序)

常英华/李伟/罗方义/小睫/雪慈/张连义


常英华,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歌协会会员,天津市青联委员,北京市暹华文化研究院会员。撰写《当代天津》地方志文献3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诗集多部。诗歌作品多次获省市及全国奖项,诗歌作品入选《中国文学作品选》《天津百年诗选》《青年诗歌华语年鉴》等多部作品集,并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全国20多家报纸副刊及杂志发表。


 

关于故乡(组诗)

 

老屋不老

 

蓟州老屋装着我泥土般的出身

却留不住烟火味

只有窗前的那棵酸梨树,按时结出果实

院子里的猪、鸡、狗和牛

像一茬又一茬庄稼,被年轮收割

又被孤独重新种上

最终长出的是奶妈凝固的记忆

和挺不直的脊梁

 

我低头喊了一声妈

激活她被拐杖撑起的半条命

她掏出干瘪的乳房唤我吃奶

妈,我已养肥养高,该反哺了

她像饥渴许久的孩子

指着快要掉光的牙齿抽泣

将无边无际的牵念吸入心肺

 

每一颗都是回不来的亲人啊

属于我的那一颗,钙化成老屋的一根房梁

 

我对着夕阳捧出半生青丝给她

妈,老屋不老,我不敢长大

剩下银白的,还给自己一出生就挨饿的

另外半条命

与奶妈合成了一个“人”

 

 

咸土地

 

这些年,落叶般的乡愁

一片一片压重了前行的脚步

我不敢回头

生怕每掉一滴泪

都会种在蓟州的黄土地

村里飞来的报春鸟又唱起哀歌

透过母亲的老花镜

我看见一副副土里刨食的小身板

在收获的季节里榨干了最后一滴汗

被冬日的西北风打着包,寄给天

“命越轻薄,土地就越厚越咸”

城里孤独的母亲用泪水写下这句箴言

仿佛在还原每一个乡人

土坷垃的一生

 

我的亲人,那漫山遍野的荆棘花

正为你们代言

顽强地等候这个春天

我将如何证明

我失忆已久的农人身份

你们又如何将我认领

在我冷却的血液里

洒一把盐

 

 

赶一群牛羊接我回家

 

燕山以北132平方公里的镇子上

有我属牛的外婆用一生的眼泪

淹没的庄稼

有我属羊的外公用老实本分的劳作

熬红的日头

他们将属相不和的争吵和隐忍

用黄土般的年华

化作最强大的生命福音

 

那是家谱里子孙出生时发出的啼哭

是翻滚于我四分之一血液里的乡愁

 

我继承外公外婆躬耕的属性

和温婉的品行

却倔强得从不逆来顺受

就像他们坟茔前的那群牛羊

咀嚼着流浪天地的寂寞

和无路可退的去向

将故乡的花花草草吞入心房

每一次心跳都生成一种血性

 

乡人们,趁我还能辨出这山水的模样

赶一群牛羊接我回家吧

等我用浓浓的血液

再酿一场邂逅

在这片精神的沃土,现实的废墟上

耕出一条归路

我就会偿还掉这一身追梦的欠债

从装满爱恋的肺腑呼出一声轻叹

——到时候了,回家

 

 

 


李伟,1964年生于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居天津。画画,写诗,摄影。 


 

看到童年

 

透过

裁有花边的黑白照片

我又看到了童年

穿蓝色的棉布衣裤

白球鞋

在阳光下眯着眼

 

孤独像白墙上的阴影

快乐像柏油路上的阳光

跳房子的方格

是女生的游戏

手里的弹弓

击打着空旷的城

 

父母忙着革命

没有人检查作业

脖子上挂着一串钥匙

在楼群里疯跑

朝思暮想

能得到一把火药枪

 

穿过一面面红旗

踢飞一枚瓶盖

高音嗽叭反复播报着

来自北京的通告

回家开门时

肩上的泳裤已干

 

把衣袋里的玻璃球藏好

翻开枕头

找到那本小人书

在一场一边倒的战斗中

画页里的英雄

举起了大拳头

 

因为逃学

又被罚站在教室门外

教室中语录声整齐

走廊里空空荡荡

烈日统治着操场

篮球架的影子慢慢变长

 

窗外的太阳落下

画面变得模糊

记忆的深处

那个背军绿书包的少年

是否也把手搭在额头上

正向这里眺望

 

 

骑自行车的国王

 

演员走出剧场后台

在夜色中

骑车回家

没人认得出

他刚刚扮演了国王

骑自行车的国王

跟普通人

没什么两样

但他有点走神

有点入戏

他随口念出了

一大段属于国王的台词

注视他的目光

充满了惊诧

但还不足以

让围观者上前

喊他一声“陛下”

只有两排路灯

突然全部熄灭

随后又全部重新点亮

 

 

五月

 

子弹射在钢盔上

迸飞了,这很常见

有时子弹会直接穿透钢盔

而坦克车隆隆的履带

把泥水溅到脸上

这才更让人愤怒 

雨终于停了

部队被阻在断掉的铁桥旁

卡车上下来几个伤兵

女军医瘦削的背影

充满了非同一般的性感

洗澡的时候,阳光

像草地上的野花一样开放

河水把衣服带走

只剩一双军靴

眯起眼,半支烟的好时光

蜂群又急速向这里汇集

咒骂声奔跑声混杂着高射机枪声

碎石草叶扑面

一棵树飞上了天空

蓝色的群山突然寂静

 

 


罗方义,居天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中国诗歌》《奔流》《中国诗人》《天津诗人》等国内外刊物。作品入选《灯盏—2021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等选本。获全国诗歌大赛奖若干。出版诗文集《微笑在路上》《与阳光同行》。

 

多维的境地

 

拍张鲜花照

花是凌霄花,藤蔓萦绕铁栏

临街的风景 仅就此

不足以让我拍

是,几只小蚂蚁走过藤蔓

走进花瓣,走进我的镜头

花蜜在欢迎它们

它们在欢迎我

 

跨越物种,融洽这个世界

凌霄花谦谦大度

小蚂蚁甜在生活梦境

阳光向万物招手

给花开放的力量,给小蚂蚁

敞亮一条寻蜜的通道

生态的多维境地

相互的,支撑的

拂过脸上的风,和煦的

 

 

缆绳

 

一个老人与一个少年

在海的海岸,编织缆绳

一卷又一卷,手指揉进海的辽阔

 

遥远的,缆绳牵过来

近的,缆绳拖向遥远

许多未知聚集在这里探讨前程

 

编织绳的纤维长短不一

终究短的、断的,而,绳的

线条复活断点

无限延伸,像荡漾的水波

 

船来了,把缆绳搬上船

他们随行,注视着大海

缆绳将去套牢一块礁石

一级码头,或既往与未来

 

 

穿过雾水的酒香

 

天地间雾水飘逸

风慢慢斟出晃动的酒分子

溪流喧哗处的葡萄园

就近的酿酒厂

向所有的空间、缝隙传递它的盛情

 

雾,终于凝为水晶珠

散落葡萄架上

太阳由此找到了升起的方向

 

她,脸的绯红

初为阳光

再为酒香

 

你,不要痴痴地观望

来吧,帮助收获

也品尝美酒

 

 


小睫,本名马小洁,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歌月刊》《星星﹒散文诗》《散文诗》《诗潮》《延河》《青年文学》《鸭绿江》等。出版散文诗集《光明岛》。部分散文诗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参加第十六届全国散文诗笔会。 


 

在人间

 

从一场大梦中醒来

左侧清风,右侧白云

清脆的水声剪断了往事

敦厚的大地上

草木的香沁入心脾

 

风雨飘忽不定

泥泞无处不在的路上

三三两两的石头举起凌厉

划过身后的时空

忧郁的暗夜,银光闪烁

怀抱光辉的星子,舍身救赎

 

枝头的鸟鸣被晨曦反复唤醒

树们忘记时间之苦

静修年轮之圆满

 

那些滤去尘埃后的思绪

伴着炊烟飘渺于人间

捡拾日子里的五味

用另一个我,除去内心的荒芜

 

 

慰藉

 

错过了彼此的青涩

水质的我

终是要在命运的某个路口与你相遇

即使

前生没有一纸契约

 

季节的风雨飘摇不定

沙砾不时席卷而来

落满灰尘的肉身

四面楚歌

退去繁华的你

阳光下修心养性

 

因不忍直视

我身体的千疮百孔

携手草木

跃入滚烫之水

化作药引

兑换生活余下的甜

以苦涩

救赎被恶之花围追堵截的人

 

 

引领

 

看不清来路,望不到去处

景物被局限于三尺内

仿佛陷入一场漫无边际的大雾

伸手不见五指

 

风携带的呼啸尚未明了

于高山之外

分不清南北,视觉里的影像

失去它们原有的轮廓

努力睁大双眼

找寻下一个出口

为此,交出体内积攒的半生阳光

 

月光于梦境

星语中的村庄安宁祥和

无形的牵引融入血脉,仿佛司南

穿过汹涌的河流

冰冷的城墙

提炼文字里的火焰,照亮余下的生活

 

 


雪慈,居河北涿州。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石油作协会员。作品曾刊发于《诗刊》《诗选刊》《散文诗世界》《天津日报》《中国石油报》等,有个人诗集《我为什么把剩啤酒全喝完》。参会河北省第九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保定作家班。


 

盛年

 

当我艰难地进入到金黄的芦苇荡

胸部以下沾满了苍耳

岩石上搁置着我的背包,水和登山杖

我看到

在初冬艳阳的照拂下

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

生命力因阳光的抚慰而旺盛,葳蕤

某一处隆起的山丘

仲春涌动不安

但这仅仅是很小的局部

他举起镜头看世界

他在我的视线里

风景中最难捉摸的一个点

 

 

在山顶和云朵之间

夏天,有一次我到天鹅湖去玩
惊讶于倒映在湖面的山顶和云朵
我俯身,用指尖撩拨水面
瞬间惊扰了它们之间的缠绵
当水面平静下来
它们更加坚定地拥抱在一起

眼前,充满野性气息的生态画面
感恩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缓缓鞠起一捧水
那美却由于外力的介入慌乱地消失了

 

 

梧桐

大雪骤停
自行车座顶着雪山
它能承受的也就这么多了

小小的一捧雪
像我面色苍白的爱人
他的日子过得干净,干净到贫瘠
贫瘠使他下坠

受损的梧桐树叶在寒风里
纷纷坠落。其中一片插在小小的雪山上
因这神奇的造化
梧桐仿佛又活了过来

 

 


张连义,笔名芯安,新至尊宝。天津市作协会员,天津市科普作协会员,天津市音协会员,天津市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协会会员,天津七月诗社成员。作品在多个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歌词等作品偶获全国和省市级奖项,诗歌作品被多种选本收录。  


 

端午(十四行诗组)

 

与屈原同舟

 

已然坐在船头,我分明看见一名老者

汨罗江面此时此刻望不见龙舟游荡

船帆逆风天问,与江水联袂颤抖着

任一缕花白胡须,在木桨吱呀里平仄

 

继续与老者在楚河汉界里茫然漂行

船尾被一块雏石压底,依然起伏跌宕

他却危坐雏石之上,目光呆板向江水

竹简卷曲在胸怀,雕塑般不屈不折

 

两岸蒲苇摇曳,我听见了浪花低吟

九歌铺面而来,耳畔更响起一声怒号

《离骚》决然包裹了雏石在船尾沉落

让汨罗江哭诉两千年传承永世忠烈

 

终于铭记了与他邂逅五月初五的际遇

随梦跨越千年写就着诗行,滴血高歌

 

 

触摸端午的祈福

 

梦见龙舟后我独自喝了一杯水

夜半,我应该被回忆所打捞

汨罗江已从梦里涌出满身汗水

为了爱情,我只想把江水饮尽

 

有些絮叨是从两千年前开始的

噩梦无非一只追忆节日的船

经年的滋味让岁月蒸馏、发酵

把一束艾草的馨香留在人间

 

《离骚》的桀骜让人寝食难安

这一日,龙舟也长出了翅膀

这一日,蒹葭让美味变得丰满

忠孝的子嗣系着相思负累表白

 

艾草已然挂在心眉,粽香扑鼻

我在梦里触摸到了端午的祈福

 

 

端午的背叛

 

驱避的曰子来了

两千多次的节日始终在浓缩

一个凌形,就想起了爷爷奶奶

讲述一段关于粽子的故事

 

没有屈原,忠臣

没有子胥,志士

没有曹娥,孝女

只记忆懵懂的少年等待美味

 

七里海的苇蒲包裹一个传承

从庭院的灶台飘香。那味道

在龙舟扰梦的热闹中紧随着

系着彩线的愿望飘香

 

于是品味闹市买来的粽子

却发觉此刻的端午背叛了端午


 

图片取自网络,鸣谢!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天津诗刊
推出优秀诗歌作品,扶植诗歌新人,活跃中国诗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