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不够,身体会发生什么可怕变化?看完再也不敢熬夜了!

文摘   2025-01-07 17:45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睡得好吗?”当我问身边的朋友这个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一声叹息。


小吴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最近总是向我抱怨:“小鹿,我感觉脑子越来越不够用了,白天干啥都提不起劲,晚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听完后,我没有立刻安慰她,而是递给她一杯热牛奶,轻声问:“你最近每天睡几个小时?”


她苦笑着说:“五六个小时吧,事情多,实在忙不过来。”


我点点头,心底却泛起一丝担忧——这种“睡不够”的状态,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常态。


大家可能觉得少睡几个小时没什么大不了,但看完这篇文章后,希望你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



睡不够的危害有多大?

1. “少睡几小时没事?”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前一天熬了夜,第二天脑袋昏昏沉沉,连简单的工作和学习都难以集中注意力? 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连续几天睡不到7小时,会显著影响记忆力和判断力。


他们让参与者观看一组照片,然后辨别信息的真伪。


结果显示,那些睡不够的人更容易被错误信息“带偏”,判断力明显下降。


更可怕的是, 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大脑衰老 。


有研究表明,频繁的入睡困难和14年后的记忆力衰退、语言能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密切相关,这相当于让大脑提前老化了2到3年!



2. 不止是“累”,心脏和免疫系统也在受损


睡不够不仅让你累,更会让你的心脏“叫苦不迭”。


研究显示,每晚睡不到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30%以上。


这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甚至引发心肌梗塞。


睡眠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期 ,它能帮助免疫细胞修复和清除损伤组织。


如果总是熬夜,白细胞的活性会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差,感冒、发炎等问题就会频繁找上门。




3. 情绪失控?失眠是心理问题的“温床”


挪威的一项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失眠者患焦虑和抑郁症的风险分别是普通人的4.2倍和2.7倍。


长期睡不好的人,常常感觉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心理学家指出,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中的“情绪控制中心”——杏仁核活动异常,导致人变得更加暴躁易怒,甚至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度。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熬夜后,第二天特别容易发脾气的原因。



如何让睡眠回归?这几点你一定要试试

1. 调整作息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律。


晚上11点前入睡是最佳选择,因为从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间。


如果你总是很难入睡,不妨试试“睡眠限制法”:只在感到困倦时上床,不要强迫自己躺在床上发呆。


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起身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阅读或冥想。



2. 营造一个“沉浸式”的睡眠环境


将卧室布置得舒适、安静,拉上遮光窗帘,保持室内温度在16℃到24℃之间。


睡前远离电子屏幕,因为手机和电脑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你难以入睡。


枕头的高度和硬度要适中,床垫要能支撑身体但不过于柔软。



3. 助眠从餐桌开始


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牛奶里的色氨酸有助于促进褪黑素的分泌。


如果你经常睡不好,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深海鱼、蛋黄和蘑菇,这些食物对改善睡眠有奇效。


晚上尽量避免吃得太饱或太油腻,尤其是睡前两小时不要吃东西,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影响入睡。



4. 适度运动,给身体“释压”

晚上可以选择做一些轻松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或太极,既能放松身心,又不会让神经过度兴奋。


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打乱入睡节奏。



5. 别让焦虑成为睡眠的“绊脚石”

睡眠不好时,许多人会因为担心“睡不着”而更加焦虑,这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试着接受失眠的状态 ,不要过于执着于追求完美的睡眠。


白天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让心态更加平和。


今晚,不如从早早关掉手机开始,给自己一个与梦乡相约的机会。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