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升旗仪式】同心铸牢中华魂 戮力共谱团结篇

楼市   2024-06-18 09:16   内蒙古  


同心铸牢中华魂

戮力共谱团结篇

— 学生会主题升旗仪式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泱泱华夏,巍巍中华,九万顷的国土上,五十六个民族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绘就了锦绣河山、实现了国富民强,凭的就是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勠力同心,靠的就是中华儿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让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总述


1

同心铸牢中华魂 戮力共谱团结篇

2

主持人:许曦璇 赵志芊

3

升旗手:卢靖轩

4

护旗手:王晶瑶 闫睿兮 徐长友 杨海天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这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柱。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财富,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我们对这一使命和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只有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坚定不移地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01 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

●●●

02 观看主题视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三千孤儿来到内蒙古,被“草原母亲”们养育成人。他们和“草原母亲”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与“草原母亲”们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传奇。

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灾荒频繁。因为缺少粮食,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威胁。国家决定把他们送到肉食和牛奶相对充足的内蒙古,让草原人民把他们养大。因此,这些孩子们也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抵达内蒙古之后,孩子们被送到育婴院集中养育。等到他们适应环境、身体状况好起来之后,才能去往领养家庭。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育婴院当时招收和训练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妇女作为保育员。她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些孤儿。

牧民都贵玛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被选作保育员,抚养28名孤儿。当时的都贵玛还是个未婚的姑娘,并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她常常不眠不休,给28个婴幼儿换尿布、喂奶粉、哄睡觉;孩子生病了,还要冒着寒风和被狼群攻击的危险,深夜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8个孩子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岁月,堪称奇迹。在“草原母亲”们的照顾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达到了去领养家庭的条件。当时,为了能领养这些孤儿,有的人把家里唯一的马卖掉,有的甚至卖掉了结婚头饰。牧民们对待这些孩子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一位母亲收养一个孤儿,可以称为善良;一片草原收养了三千孤儿,这是草原人民的博爱。一位位被孩子们唤作额吉的“草原母亲”,用她们那跨越地域、血缘的大爱,点亮了善行的火种,铸造起母爱的丰碑。她们用真情演绎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已经深深融入生长的这片草原,与草原各族人民休戚与共。

(原文摘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兼程,始终奋楫争流矢志前行。习总书记曾寄语: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千籽合一,和而不同,紧密相连,新时代的伟大变革,造就了吾辈青年学子新风貌,新气象,人人争做时代弄潮儿的欣欣向荣局面。让我们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策划:王光耀

筹备:学生会

指导教师:郎朗

编辑:郎朗

一审:王光耀

二审:司晓伟

三审:厚富国



赤峰八中一号线
欢迎关注赤峰第八中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