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中再农废”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农技证书培训招生
为了响应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新要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开展农艺师、园艺师、智慧农业管理师、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理人、肥料配方师、农业项目管理师、农村电子商务师、农业品牌策划师、宠物健康管理师及农药经营许可等证书培训,涉农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资企业负责人、电商平台负责人、农业金融与投资机构、农业地产、农业科技类创新企业以及有志于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和合作社管理的人员;有志于从事乡村事业、农业事业的各类人员等均可报考。农艺师证可用于农林专项扶持资金申报、示范企业(基地)评定、农产品食品检验、农业技术指导、农资销售、植保飞防、 宣传推广、下乡讲课等,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身份支持;为您参加政府采购,竞标,投标,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技术人才证明。咨询:18500281178
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拟召开《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以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及EOD模式,助力农业双碳、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产业发展,欢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参与,欢迎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报名。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合作招募
1、某投资公司拟寻东南沿海省份合适的地方落地投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公司在粪便处理方面,拥有除臭技术,生产菌肥的技术,还有一个做蚯蚓养殖及有机肥的合作方和做黑水牤养殖的合作方;如条件合适,或者对提供的地块有税收要求,还可以做桑蚕“种植+养殖+加工+新能源”一体化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0污染,项目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可以100%回收循环利用。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2、为了满足地方政府及企业融资需求,现与第三方专业机构达成合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涉农项目申报服务,包括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数字农业试点、绿色种养循环试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不同类型项目,帮助地方政府在项目评审认定中脱颖而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区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同时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中长期国债和投融资服务。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3、无锡迈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立足无锡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区位优势,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以物联网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国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业的规模化整合,综合处理生物高温好氧发酵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厨余垃圾,农业秸秆,蔬菜的废菜,菜根,废水果,草,树叶等生活废弃物堆积造成腐烂发臭的问题。将废弃物综合发酵成为高效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全过程自动云控制,速制成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高,无味,褐色粉末状,可直接入土为肥。另寻传感器厂家合作。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4、赋能品牌农产品出圈出海。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特色农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通道正在逐步畅通,优势地区的产品,纷纷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现与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海协上合-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合作,为中国农业企业和农产品企业通过品牌建设、跨境电商等手段,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合 - 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旨在广泛汇聚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和社会业界力量,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行业研究、促进贸易投资等活动,推动贸易便利化及国际产业与投资合作,提升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与海湾地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咨询:18500281178
2022年3月,随着《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出台,采用EOD模式的项目迈入稳步推进及规范管理阶段。为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融入区域产业发展EOD项目, 分会联合第三方EOD项目服务机构征集相关企业项目技术入库,同时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宣传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和优秀案例。同时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国家推荐性标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推广普及、示范研讨等活动。咨询:18500281178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rotected Eco-origin Product,简称PEOP)是指产品生命周期内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特性的产品。2018年机构改革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动承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主动创新,通过颁布团体标准为基础,打造公正、公开、权威的平台。生态原产地产品凝聚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本质内涵,还可以提升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整体形象、国际知名度、信誉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双循环舞台。经认定过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健康生态消费,赋予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更高端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严从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秸”尽全力,深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2024年争取中省财政专项资金957万元,在蒲城县、富平县、澄城县等8个县市区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采用联合收获或秸秆粉碎还田、翻耕或旋耕作业技术,在临渭区、富平县、蒲城县、大荔县等种粮大县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示范工程。采用打捆储存和离田青贮等技术,在合阳县、大荔县开展秸秆离田饲料化利用示范工程,有效改变农户种植观念和对秸秆利用产业的认识,降低农户秸秆收储运成本。发布《农作物秸秆禁烧公告》,统筹做好“三夏”“三秋”期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全“分级管理、层级负责、区域覆盖”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加快秸秆还田和收储运进度,提高“五化”利用率。
二、多措并举,全面推动农业氨治理。一是全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印发《渭南市2024年主要秋粮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按“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的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示范工作。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示范1.27万亩,“三新”示范面积7000亩,各类化肥利用率试验共23个,发放施肥技术明白纸10000余份,开展技术培训80场次,培训人数8000余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62.3万亩,技术覆盖率95.77%,配方肥施用面积771.67万亩,配方肥推广数量42.1万吨。推广应用生物农药564.3万亩,果园覆草28万亩,杀虫灯、黄兰板、套袋、避雨棚等物理防治137万亩,性诱剂48.3万亩。推广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施药机械890台套,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56.6%,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按照“种养结合、粪污利用、生态保护”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市规模养殖场1156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98%,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100%。三是大力推广各项土肥水新技术。我市在旱区推广加厚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蓄水保墒、抗旱抗逆等技术;在有灌溉条件的区域推广滴喷灌、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灌溉、养殖节水模式。设置10套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立50个墒情自动监测点。全市地膜覆盖98.61万亩、秸秆覆盖341.26万亩,抗旱抗逆198.9万亩,集雨补灌0.52万亩,滴灌、喷灌、微喷灌共169.16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140余万亩。
三、夯实“耕”基,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一是明确全年工作任务。对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因土施策,分区分类开展耕地综合治理。二是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科学合理布置耕地质量监测点,采集46个加密监测点样品,做好24个省控点的土壤及农产品样品采集、制备工作,全面掌握我市耕地质量状况和地力动态变化规律。三是分类采取措施。针对不同类别耕地,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源头管控措施,安全利用类耕地修复技术措施覆盖率达到要求,落实严格管控类耕地管控措施。全市受污染耕地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要求。
四、变废为宝,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2024年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947.2万元,在临渭区、大荔县、蒲城县等8个县市区实施“地膜科学回收使用”项目。坚持从源头管控、台账建设、适宜评价、体系完善、加强监测、宣传引导等方面安排部署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组织开展农用地膜、棚膜、可降解地膜使用情况调查,建立健全详实的工作台账,初步形成前端“减量化”、中端“闭环化”、末端“无害化”的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市65个监测点的日常维护以及325个样方点的农田残膜取样、清洗、称重等工作,全市耕作层地膜残留监测达标率为100%。
稿件来源 | 科技与种业管理科
《市场信息报》秉承“主流、公信、商机、实用”的办报宗旨,创刊以来,坚持以国内的经济部门、信息机构、商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城乡各类经营户和城乡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聚焦三农领域最新政策动向和热门话题,发布惠农助农等政策消息、科普专业知识等信息;精准定位各种文创、民族工艺品、旅游项目,深度挖掘产品附加价值;重点加强农副产品、乡村景观、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开发,提高乡村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还能够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农业企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咨询:18500281178
往期热点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参加生物质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企业交流座谈会
北京福缘地:《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准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服务内容:产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推广、企业宣传、产品发布、运营指导、活动合作、考察调研、研究报告、标准编制、孵化培训等。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CRRAAFWB。联系电话:1850028117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