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品
摄影大师陈复礼:
用镜头绘华夏之美 让世界看到东方美学
陈复礼生于1916年,祖籍广东潮安。1935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韩山师范学院);翌年赴南洋谋生,初期在泰国,至1944年移居越南,开始涉足摄影艺术。1955年到香港定居,一面经商、一面从事业余摄影创作。
陈复礼先生
他早期热衷于沙龙摄影,曾有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国际摄影沙龙获奖;1957~1961年连续五年名列世界摄影沙龙成绩前十名。
频频获奖的陈复礼
陈复礼摄影兴趣广泛,尤以风光摄影见长。
1981年 湖南 《青岩山》
同时,他的镜头也非常关注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多内容感人、涵意深刻的写实作品。
1957年 柬埔寨《血汗》
1967年 越南 《搏斗》
写实与画意交融
开创中国风光摄影新境界
自1959年始,他多次重返阔别多年的神州大地,被中国的壮丽山河深深吸引,拍摄了一系列风光摄影佳作。1960年代初,他提出“画意与写实结合”的艺术主张,并发表回响极大的《论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提倡风景摄影要借鉴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他更身体力行,勤奋求索,形成了富于诗情画意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独特风格。
1962年 安徽黄山 《朝晖颂》
1978年 安徽黄山 《黄山烟雨》
1980年 四川 《九寨飞瀑》
1980年代以后,陈复礼的创作风格有明显转变,他在摄影中以现代的审美结构形式与中国画意相结合,《白墙》、《霜叶红于二月花》、《千里共婵娟》和《家家扶得醉人归》等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1982年 江苏 《千里共婵娟》
1988年 江西 《白墙》
1990年上海 《霜叶红于二月花》
1996年 江苏周庄 《家家扶得醉人归》
光影与笔墨交响
集百家之长 创“影画合璧”
1980年代,他又开创“影画合璧”的艺术创作形式,邀请多位国画大师如吴作人、刘海粟、李可染、吴冠中、黄永玉等在其摄影作品上挥毫,倾情合作的书画家都是艺术造诣甚高的大家,通过摄影与绘画、书法的跨媒介创作,产生了百幅以上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具有特殊价值的艺术珍品。这是最早的“多媒体艺术”,可谓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陈复礼的“影画合壁”是一次创造性的艺术实践,通过摄影与绘画联姻,为画意摄影开辟一个新天地,也显示了艺术家广交益友的风范。
陈复礼与著名书画家刘海粟、程十发等合影
1979《古松》刘海粟 题诗
1980年代 《影子》吴冠中 补画并题字
1980年代 《竹海》李可染 补画并题字
1981年 《秋江水冷鸭先知》黄永玉 补画并题字
行摄大美中国
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先锋
陈复礼又是摄影艺术活动的杰出领导者和组织者。他致力于推动摄影艺术,于1952年参与创办越南摄影学会;1958年与友人合创香港中华摄影学会;1960年创办 《摄影画报》月刊(原名《摄影艺术》);1979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参与创办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中国旅游》杂志,以摄影推动中国旅游发展,并把摄影推广至普罗大众;1988年参与创办港澳摄影协会,当选第一届会长;1995年当选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名誉会长。
陈复礼创办《摄影艺术》和《摄影画报》
陈复礼与友人创办《中国旅游》杂志
陈复礼带队赴内地拍摄
卓著的艺术成就和对社会的杰出贡献,使他享有盛誉。1994年,港澳摄影协会授予“摄影大师”荣衔;1997年荣获中国文联授予“金质奖章”;1998年荣获第一届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摄影大师”荣衔;2007年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2009年,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2014年,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终身成就奖”;2015年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
湖南人民政府授予陈复礼“张家界荣誉市民”称号
陈复礼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
陈复礼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终身成就奖”
作为中国摄影界的泰斗,陈复礼先生的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通过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珍藏与展示,陈复礼先生的作品必将焕发全新的生命力,激励更多年轻人热爱摄影、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文化。
图文:《陈复礼:摄影大师 百岁华诞》
图片:Roger、Sunnie
编辑:Shirley
责任编辑:陈一年、Roger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全媒体矩阵长期征稿/约稿
期待您的图片/视频作品
有奖征稿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