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方向启新篇!2025年,他们这样干!

政务   2025-01-04 08:57   江苏  

中国共产党泰州市姜堰区
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
动员全区上下
扛起改革担当、冲刺千亿姜堰
为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而接续奋斗


连日来

全区上下迅速掀起
传达学习贯彻
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热潮
精心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落细


区纪委监委

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全力护航营商环境。坚持将冲刺“千亿姜堰”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重大改革措施落实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惠企政策兑付、人才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护‘新’同行”专项监督,探索营商环境监督体系应用场景建设,推动解决“放管服”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对损害企业合法权利行为的查处力度,助力提升企业营商创业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深化拓展集中整治。始终将人民至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惩治,抓好国有企业、基建工程、招投标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隐患桥梁、道路安全等领域推动解决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社会治理高效能”,着力铲除腐败土壤。坚持“查、改、治”贯通发力,构建以案促改促治闭环管理机制,加强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压减设租寻租空间,推动反腐败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

聚焦“干部人才高素质”,从严锻造纪检铁军。持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执法专业能力,突出强化监督、办案、信息技术等专业型人才和反腐败复合型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坚决防治“灯下黑”,从严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



区委社会工作部

一如既往加强学习研究,充分发挥各类联系点、观察点、人民建议征集员、兼职网格员等前哨作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切实履行好社会工作凝聚服务群众职能。

一以贯之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两个覆盖”,培育选树“八助”项目、“新”心议事等品牌典型,做好做优“骑手友好小区”、暖“新”活动等特色服务,不断激发新兴群体活力。

一抓到底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适时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相关会议,探索创新自治模式,创新打造一批基层治理党建服务品牌,落实省委社会工作部16条措施,协同推动社区人员配备,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基层治理力量。

一心为民凝聚社会工作资源力量,加强社工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做实做优“志愿姜城”服务品牌,建强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专业社工人才、“两企三新”党务工作者四支队伍,赋能本地社会工作专业化、优质化。



民政局

构建梯度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强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运用,及时了解掌握低收入人口家庭状况,全面落实渐退缓退机制,做好政策衔接过渡。健全多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深化“一事一议”制度,实行“一次申请,联动救助”。持续推进“物质+服务”“政府+慈善”等多元化救助模式,提高主动发现、精准救助水平。

扩大服务供给,增进老年群体福祉。重点实施三大项目:建好一个区级康养中心。对现有区社会福利中心进行改造建设,启动投资3000万元的康养中心项目。建好一批康养社区(老年友好社区)。一方面,围绕老年友好社区建设标准,协调各方推动现有社区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协调多部门招引建设新的改善型适老社区。招引建设康养小镇。强化与中国健康产业集团、中国建设投资集团等大型央、国企对接联系,力争节前签订投资协议,2025年启动一期建设。

聚力创新创优,赋能未保关爱保障。全面落实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做实困境、留守和流动儿童排查、走访、分色管理等工作,高标准建设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巩固“1520”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持续擦亮“守护姜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品牌。

狠抓规范管理,提升专项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公益性公墓“三清四有”规范化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城区道路地名标志牌更换维护工作,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地名入选省、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以评促建”。



司法局

加压奋进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紧抓“十四五”时期法治姜堰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收官之机,深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推行“述法+公开”模式,推动开展国有企业“依法治企合规经营”专题述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开展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以“八五”普法终期验收为抓手,提档升级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打造覆盖机关、学校、村(社区)、企业等普法品牌。

担当作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针对当下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主动出击、助企纾困,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普法直通车’”,制定企业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深化“涉工贸企业联合执法检查”“一业一查”,加快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迭代涉企“免罚轻罚”清单。整合律师资源,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团、律师专业服务团等,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的法治领域痛点难点问题。

提升质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持续固本强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强化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运行,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一站点一品牌”特色站点建设。推进民企商事商会调解组织建设,实现镇(街道)商事商会调解组织全覆盖,积极拓展建设更多新业态领域调解组织。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加大智慧监管平台、公共法律终端、远程视频公证一体机等推广使用。



住建局

深学细悟、以学促干,做知行合一的学习者。围绕“传达到位”“领悟到位”“实践到位”三方面,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冲刺千亿姜堰 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重要意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善于从全会精神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向、找举措,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强大动力。

超前谋划、靠前发力,做争分夺秒的先行者。紧盯国家、省市政策导向,坚持“跑在前”争机遇,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着力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发展,抢抓城中村改造政策扩围机遇,加快推进城中村项目申报;加速出台支持建设高品质住宅实施意见,下好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一盘棋”。着力加速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制定建设领域“智改数转”推进计划,鼓励企业向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发展,增强产业链的“韧性”与“弹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勇挑重担、干字当头,做实干担当的示范者。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在惠民生、增福祉中展现住建人挺膺担当、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围绕“一老一小”群体,快马加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老楼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布设停车位和电动车充电位,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和质感。上线“姜将好”物业管理平台,提升物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交通运输局

以“联网补网”为导向,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力做好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232省道等项目建设服务工作,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档升级,完成3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维修加固改造农桥122座。

以“降本增效”为导向,建立现代交通物流体系。持续叫响“交邮融合 姜城共配”品牌,新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2个,打通消费品下乡进村“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双向通道。加快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深化内河集装箱码头ICT、ICD项目,打造一批多式联运、内河集装箱精品航线。

以“提质赋能”为导向,推动交通运输新质融合。围绕综合客运枢纽,强化区域运输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推进交旅融合。加快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全面实施营运货车、营运船舶报废更新等行动,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化转型。



农业农村局

聚焦农业生产稳面积提产能。推广运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打造一批高产示范典型,建成“万千百”粮食单产提升示范方56个。重点推动草莓、食用菌产业发展,强化与省农科院、南农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智能化、绿色化新型农机具,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打造“五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富有成效的智慧农场。

聚焦重大项目稳基础提效益。坚持以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培大育强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以项目为重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区2025年力争入库新建项目28个、年度投资超13亿元,确保三水食品加工冷藏保鲜、溱潼刀鱼养殖、蒋垛上农肉制品深加工等亿元项目开工落地。持续扩大农业企业队伍,力争到2025年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6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保有量达到65家。谋划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姜味食足”与区内外知名商超、餐饮品牌联动合作,提升公用品牌的建设水平。

聚焦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着力突出片区思维,以点带团,以团连片,层级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实现“点上开花”“团上出彩”“片上结果”,2025年计划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5个。着力突出品牌打造,将溱湖湾片区打造为“里下河地区和美生活中心”,通南片区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苏中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促增收。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改革统筹推进力度,深化“三权分置”改革,稳慎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扎实引导土地适度规模有序流转。



商务局

聚力开展项目攻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主导产业,确定主攻方向,深耕重点地区,持续开展招商活动,坚持“抓大不放小”,围绕2025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0个的总目标,创新运用基金招商、场景招商、以商招商等新打法,推动产业合作,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关键动能。充分发挥招商公司、揭榜挂帅、在外能人等招商机制作用,构建“专业招商+全员招商”相结合的招商新格局,不断优化招商组织方式和责任体系,落实招商公司人员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机制,统筹各部门为招商发挥更大作用。

聚力提振消费内需,推动商贸能级提升。紧抓国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机遇,推动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更好撬动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进一步优化补贴方式、简化补贴流程,推动政策直达快享。积极挖掘消费热点,大力引进姜堰首店,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稳定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升消费品质、促进消费升级,留住购买力。扎实推进县域商业体系改造,推行“平台+企业+农特”电商直播带货模式,扩大“姜味食足”公用品牌影响力,开展省市级老字号创建等商贸品牌培育行动,推动本地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

聚力稳定外资外贸,推动开放稳步扩大。加强重点外贸企业监测指导,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借力展会平台助企开拓市场,抢抓关键“窗口期”,推动外贸企业快出口。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力争2025年内新增AEO高级认证企业2家、新增跨境电商备案企业10家、新增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3家。全面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外商投资环境。依托产业链重点企业,吸引配套外商企业投资落户,引导企业开展利润再投资、股权或资产并购以及QFLP试点,引进优质外资,推动产生更多“二期”项目。



文体广旅局

文化铸魂,创新引领优化供给。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创设文化与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体系。优化产品供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大“堰上文澜”文艺演出、“享你的夜”文艺角、“堰上书香”全民阅读、姜博夜校等活动品牌效益,举办非遗展览展示活动,推进文物“四普”工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

体育示范,传统竞技双向提升。打造运动之城IP,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提升自主办赛水平,放大赛事效应,依托体育馆、游泳馆、文体中心承办大型赛事活动,最大限度释放新建体育场馆的惠民红利,着力打造新的体育产业“经济圈”。提升赛事竞争力,以省运会夺金为目标,提高训练实效。深化体教融合,与教育局联办中小学生围棋、篮球、田径、乒乓球等多项赛事,助力学校体育建设。

旅游提质,特色品牌持续擦亮。推进项目建设。开展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火车站)装修提升工程,集成姜堰文创、旅游咨询、旅游大巴等功能于一体。深挖乡镇特色,培育发展乡村旅游重点镇,打造红色文创、红色剧目、红色研学产品。做优营销推广,建立多形式营销联盟。完善服务配套,放大旅游20条政策优势,鼓励更多优质文旅企业投入姜堰市场。



卫健委

锚定改革创新目标。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创新医共体管理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效。激发家医签约服务动能,创新五拓展“7+x”,稳步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提升家医签约服务质效。

实化健康惠民举措。推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倾心守护“朝夕美好”。持续推进医防融合,努力实现疾病防控、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有效融合。落实好“两癌”筛查、HPV疫苗接种等民生实事项目,让群众健康获得感更强。

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强化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和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有效提升我区整体医疗水平。放大“杏林堰才”人才政策作用,持续壮大卫生人才队伍。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广数字化医疗服务应用,以信息化建设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退役军人事务局

真抓实干,为“千亿姜堰”贡献更多退役军人力量。找准定位、谋细工作,进一步围绕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紧盯退役军人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制约退役军人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科学精准谋划好2025年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领先、再创佳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帮助全区退役军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好退役军人创业工作,让退役军人企业在“千亿姜堰”中贡献更大份额。

用心用情,为“千亿姜堰”贡献更多民生幸福指数。全力践行“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是否让服务对象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开展工作,对惠及退役军人的民生实事,退役军人提出的合理诉求、意见建议,马不停蹄、紧抓快办。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努力在退役军人就业、优抚优待、移交安置、困难帮扶等方面聚力发力,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

强基固本,为“千亿姜堰”贡献更多安全稳定支撑。进一步夯实安全稳定底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和信访稳定工作,切实守牢“四个不发生”底线。进一步深化“戎耀红堰”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品牌建设,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培塑信念坚定、爱国奉献、奋发有为、诚信守法的新时代退役军人。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始终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加强监督,扎实抓好各项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



市场监管局

夯实公平竞争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公平竞争刚性制度约束,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地见效,持续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总抓手,充分发挥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市场监管“工具箱”的基础支撑作用,积极开展质量攻关行动、标准提升行动和专利导航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守牢市场安全底线。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开展市场秩序乱象专项整治,打好民生领域执法“铁拳”主动战,狠抓长效机制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重点问题。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加强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应急处置,牢牢守住市场安全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团区委

助力“青堰友好城”建设,实施“青堰星主播”培育养成计划,建立“青堰星主播”人才库,赋能青年主播成长。升级“青堰有约”青年交友品牌,开办2025“青堰夜校”,为青年搭建优质交流平台,助力在姜青年拓宽社交圈。筛选推广优质“青堰友好商户”,为青年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和专属福利,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增添活力。

服务“来姜留姜”工程,丰富“堰归来”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开展姜堰行动与“毕设”课题,广泛征集大学生关于城市建设“金点子”。启动“堰启航”四季四城计划,在姜堰籍学子密集度较高的城市举办高校学子联谊活动。携手市内、省内乃至省外的高校及人才团队,针对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溱湖湾”“滨湖湾”等区域,广发“英雄帖”,共同为城市发展各领域“出谋划策”。

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充分调动青商会积极性,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青商企业提供精准指导,解决实际难题。释放青年创新创业活力,汇聚并维护一批热爱姜堰、充满活力的创业青年,为他们搭建发展桥梁,链接所需资源。充分利用青联资源,推进“对话青联”、城市向“新”力创造者大会等创新项目,通过发挥青联的榜样引领作用,促进青年发展与城市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妇联

以“争”的意识,聚“她”力强引领。以“巾帼心向党”主题活动为抓手,放大“堰佳人”宣讲队效应,分层分类开展“堰上巾帼说”,让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发挥妇联舆论宣传阵地作用,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以及经济、民生等宏观政策宣传,充分激发全区妇女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深入实施三八红旗手(联盟)“追光”行动,鼓励广大妇女坚定全力冲刺“千亿姜堰”的信心和决心。

以“战”的姿态,聚“她”力促发展。实施巾帼建功“追梦”工程,助力女性人才激发创新潜能,积极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优化乡村振兴“赋能”工程,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提升“堰上小园(院)”,发展巾帼共富“工坊”,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展“一站式”妇儿维权、“姜城妈妈”守护“堰宝贝”结对关爱等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拼”的精神,聚“她”力抓实干。全面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以新材料产业链、文旅联盟妇联为重点,探索推进“三新”领域妇联建管用工作,有效焕发“神经末梢”活力。深入挖掘各行各业“她”力量,把更多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妇女骨干吸纳进来,不断壮大妇联队伍。把改革精神贯穿妇联工作全过程,努力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加压奋进,努力打造具有妇联元素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康养名城 活力姜堰”贡献巾帼力量。



度假区(溱潼镇)

着眼党建引领。继续深化和丰富“扬篙笃底”大党建品牌的内涵和内容,深入实施“引溱力”“溱声畅传”“溱廉潼行”等六大工程,以党建提质带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着眼干部体系化、梯队化培养,按照“当前可用、重点培养、长期关注”三个梯队,动态调整机关和村居干部,高质量做好下一轮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的组织准备。

紧盯项目建设。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找准招商方向,锚定高端制造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康养等方向。深化亩均改革,进一步盘活低效闲置地块(企业),继续挖掘存量空间。拓宽信息来源,继续实施全员招商、驻外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强化对上沟通,及时掌握并推动规划报批进度,以规划落地释放增量空间。

强抓乡村振兴。坚持做强姜堰大米、溱湖簖蟹两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国家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创建(水稻),建成千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万亩水稻康养技术种植示范区。打造溱湖簖蟹核心生产示范区,实现溱湖簖蟹生产标准化、品质化,擦亮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品牌。谋划建立乡镇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溱湖湾”乡村振兴有限公司,以公司化运作带动集体增收。



娄庄镇

做优做强产业体系。围绕“波纹管、换热器”产业基础,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引导”的发展模式,从科创型企业培育、科创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入手,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产业链前延后伸。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强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突破带动发展突围。

抓紧抓实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支持新龙村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娄东村争创省级新型农村社区。做优“东菜-西果-南瓜-北粮”四大农业板块,持续深化“结构调整”“规模经营”“村企联建”三种增收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更加兴旺。

兜好兜牢民生保障。突出村镇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努力探索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有效举措,推动“便民服务圈”提档升级,大力实施“一米柜台延伸服务”等特色工作,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网格+信访+司法+调解+N”的工作新模式,努力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格局。


编辑:陈燕华

审核:杜 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江苏姜堰
姜堰区委、区政府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