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健委所指导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中,皮肤学科在医疗服务中可以开展的特色模式有哪些?

文摘   2024-11-18 12:00   浙江  

2024 年 11 月 14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以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




《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将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划分为四大部分,十三个类目,共列出 84 个典型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医疗服务管理:医疗服务、医药服务、医保服务、中医药管理、医院管理;

「人工智能+」基层公卫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养老托育;

「人工智能+」健康产业发展:医用机器人、药物研发、中医药产业;

「人工智能+」医学教学科研:医学教学、医学科研。



具体到皮肤学科,在科室结合所在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规划基础上,还可以有哪些具有学科特色的医疗服务应用模式?本篇文章将抛砖引玉,与大家进行初步的分享。


1. 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

皮肤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传统的诊断模式往往需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积累,来提升诊疗的效果和效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智能化的辅助诊断系统将可以通过对符合光线和拍摄要求的皮损临床图像进行分析,为医生提供可能的疾病类型。这一基础上,医生将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做出最终的疾病诊断。具体的应用实践案例,可以参考《陆前进教授团队引领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5 年发展历程关键回顾


2. 临床专病智能辅助决策

针对皮肤专病的治疗方案决策,需要医生高效、全面掌握患者当前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过往所使用治疗方案的整体效果情况。同时,包括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痤疮等疾病的面积和严重程度评估,往往需要有经验的皮肤科临床医生花费2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皮肤专病评估模式,在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以及药物疗效评估方面,就起到了重要的临床和研究价值。具体的应用实践案例,可以参考《皮肤科医生在门诊开展银屑病 PASI 评估的最新实践分享


3. 基层全科医生智能辅助决策

基层全科医生是皮肤疾病早诊早筛的重要推动者。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应用,将皮肤疾病筛查和诊疗的专业能力下沉到基层,并促进疑难皮肤疾病的向上转诊,帮助患者早日实现科学、全面的治疗,是当前皮肤学科,尤其是具有领先服务能力的皮肤科室和专家团队所广泛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具体的应用实践案例,可以参考《将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到基层最需要的患者服务中去》。


4. 智能随访

伴随皮肤疾病患者对于自身健康和疾病治疗进展关注程度的提升,为患者提供科学、长期、有效的随访,目前正在成为整个学科和大多数医院科室的重要关注点。在开展患者随访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科室和医生结合患者的不同病史和疾病严重程度,提供个体化的随访管理服务。另外一方面,考虑到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已经繁重,随访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最大化创新技术的优势,而节省医护人员的宝贵时间。在这一背景下,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皮肤专病随访管理模式,就发挥了重要的临床和社会价值,并被大量皮肤科室所深入应用。【睿肤学苑】中已分享多篇行业实践。在过去1年中已发布的实践案例中,可以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1 年内为 500 位荨麻疹患者开展病程管理的创新实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AD 专病患者病程信息完整度高于 84% 并已实现高效全程治疗


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皮肤学科在医生专业教育、患者疾病教育和服务方面,还有众多的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正在孕育和开展。如果您或您的科室有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应用实践,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为您准备相关的报道内容,让皮肤学科的更多同道,了解您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皮肤人工智能的任何事宜,您可以扫描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辅助皮肤病诊断软件,您用过吗?

● 睿肤医学影像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助力皮肤科实现效率和效益同步提升

睿肤学苑
睿肤学苑致力于皮肤学科的专病体系建设和高价值学术交流。绽放专业价值,就来睿肤学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