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Carbon Neutrality】“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专场

学术   2024-10-05 00:02   安徽  



Carbon Neutrality 线上学术研讨会第10期
“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专场

2024年10月8日 19:00


Carbon Neutrality 线上学术研讨会第10期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专场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邀请到浙江大学范修林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姚霞银研究员作主题报告,详情如下。

蔻享学术
扫码观看直播


报告人介绍






范修林

范修林,浙江大学研究员,国家青年千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锂(钠)离子电池,包括电解液及其相关界面,固态电解质等。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ature Energy、Nature Chem.、Chem、Joule、Science Adv.、Nature Commun.、EES、JACS、AM、Angew等国际顶级/知名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论文总引用次数> 33000,H-index = 90。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获2020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成果先后被C&EN, Science Daily, Engineering 360, R&Dmag,TechXplore,新华社、人民网等国际、国内知名媒体报道。



报告摘要


报告题目:新型高比能锂电池电解液研究
目前的商用的EC基电解液在4.3 V以上容易在正极表面被氧化,无法形成稳定的正极电解质膜(CEI),严重阻碍了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发展。另外,限制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液相区、高的界面阻抗、SEI/CEI的界面稳定性等,目前的电池工作温度区间偏窄(-20℃-60℃)。另外,在所有的可能的负极材料中,Li金属、石墨、Si各具特色,但与电解液界面反应的机理各不相同,故影响了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报告拟从电解液的成分、组成、微观结构以及界面反应等角度出发,试图解析这一系列电化学反应的内在机理,进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和工作温度的大幅拓宽。


姚霞银

姚霞银,现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中科院、浙江省等青年人才计划支持。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宁波材料所,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先后留学于韩国汉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聚焦固态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及其技术研究。截止目前,与合作者一起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20余篇,被引用12000次;共申请专利90余项,其中已授权42项、国际专利7项。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委会委员,《储能科学与技术》、《电源技术》、《Batteries》等杂志编委以及《Materials Futures》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


报告题目: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全固态二次电池是变革性储能技术,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均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与持续开发,预测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并于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品化技术突破,有望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与产业新生态。然而,实现综合性能全面提升的全固态电池目前仍有许多难题亟待突破,本报告将从关键材料、界面构筑、电池器件等方面系统介绍基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全固态二次电池的进展,涉及兼具高锂离子电导率、高化学/电化学稳定、粒径可控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以及高强度、高离子导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超薄膜材料,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优化,新型电极材料及其应力/应变与体积效应抑制,全固态单体电池技术等。

海报来源于主办方,侵删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期推荐:





 Carbon Neutrality 线上学术研讨会第9期 “微纳能源捕集技术”专场


Carbon Neutrality】 “生态系统碳汇和环境治理”专场


Carbon Neutrality 线上学术研讨会】“面向碳中和的智慧能源”专场


 北大陈昱安助理教授:费米子环路、广义自旋统计和引力反常


 中国科大刘宇教授:如何把太空搬进实验室?


点击“阅读原文

蔻享学术
传播科学、共享科学、服务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