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过了50岁,感情哪怕再好,同床共枕,也要留下3个心眼

创业   2024-11-23 12:44   广东  

沈复用他的亲身经历写成一部《浮生六记》,里面曾记载: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

世间万物,一旦到了极致,就是衰败之始,夫妻情感更是如此,太过冷漠会分崩离析,太过炙热又容易丧失自我。

只有保持好那个“度”,才能安稳度过余生。

特别是已经过了50岁的夫妻,必然已经历过是是非非,看透了世态炎凉。

对婚姻,对伴侣,不管再怎么依赖,留下这3个心眼,才是最好。

01

金钱上留心眼

纵观大多数婚姻状态,其实都存在一种共性:

真正的财政大权掌握在男方手中。

特别是度过最初的热恋期后,迫于现实的压力,女人往往会成为投身家庭的那一方。

此后面对的将会是柴米油盐的日常,一地鸡毛的琐碎。

没有独立的经济支撑,向丈夫伸手便成了不得以而为之的日常。

对方但凡没有点同理心,便会对你的举止产生不耐,在家庭地位上出现“男尊女卑”的状态。

甚至在伴侣去世,或夫妻分崩离析之后,你连生存的能力,生活的保障都没有。

当对伴侣极度依赖之时,便是迷失自我之始。

因此,不管在何种阶段,保持经济独立才是首要。

它不仅是一个人谋生的能力,更是遇人不淑时的退路。

与其依靠伴侣那虚无缥缈的承诺而活,不如竭尽全力保持强大的自我。

纵使人过半百,依然有底气潇洒过活。

02

健康上留心眼

杨绛曾言:人生首要,唯独健康。

如果说人生是一颗树,那健康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没有健康的身体,荣华富贵皆为烟云。

人过五十后,对此更深有体会。

看着体检报告上被特意标注的指标,感受着身体时常传来的疼痛,心中本就焦虑,而比这更无奈的,是有一位不靠谱的伴侣。

知乎上一位博主曾分享:

外公外婆平日相处算是相敬如宾,本以为是几十年情感相处后的平淡,直到一次意外到访,才深知是伴侣的失责。

当时与父母一起前往拜访,没想到却看到卧病在床,骨瘦如柴的外公,而外婆不但不管不顾,还外出与人玩牌。

众人心有怒意,但也没办法重说,只能将外公接回自家照料。养病期间,外婆没有一句问候,更没有前来看望,外公痊愈后,提起外婆,亦是老泪纵横。

俗话所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这一刻有了具象。

现实中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有的是不负责,有的是没能力,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是晚年悲哀。

人生的路还很长,只有身体无恙,才能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模样。

03

心理上留心眼

米希曾说过:

“夫妻最好的相处模式,是各自独立,适度依赖。”

这里所说的独立,不止是金钱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现实中很多夫妻在经过长久相处后,会逐渐忍让妥协,从而形成固化的习惯,丢失更多幸福的可能。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我妈妈的一个朋友,年轻时也是潇洒率真的代表,但近年与其相聚时,却发现她已被婚姻磨平了棱角。

那份无畏的坦然已不复存在,余下的只有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了解后才得知,优秀的她依父母之意嫁给了一位年少有为的男人,事业上的优异造就了他高高在上的性格,对妻子多是否认鄙夷。

为了迎合丈夫,她只能不断妥协,直至完全丧失自己。

谈起未来规划,她也只是讪笑道:有我老公就行了,我哪能做什么。

这种过度依赖表面看是爱,实际上却是一种隐形的精神控制。

等到完全依赖之时,也就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莫言曾说过:

“婚姻本来就是一场合作,其实你没必要弄成爱情的样子。

这句话虽然有些冷漠,但却极为现实。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次转折,一场过度,为得不过是能有在风雨中并肩前行,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同伴,余生不至于太孤独。

但不管夫妻间的情感多深刻,最终的本质都是为自己而活。

保留一定的距离,维持好夫妻二人各自的空间,才是夫妻间最好的相处模式。

这就是周国平所推崇的“有缝隙的爱”。

哲学阅读
中国人必备阅读宝库,涵盖人生哲学、职场智慧、教育经验、情感文学,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营养套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