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下五千年,在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而那 “半个”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一生充满争议,然而他在为人处世、人格修炼方面的造诣,却毋庸置疑。
“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便是他留给后人的醒世恒言,更是他智慧一生的浓缩。
老话说:耳听为虚,祸从口出,谨听慎言方为正道。
真正厉害的人,说话谨慎,懂得沉默。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说话没有分寸,就容易招致无妄之灾。
曾国藩早年在京做官时,心直口快,骄傲不逊,失去了不少朋友,甚至得罪了皇帝,为官之路埋下了不少隐患。在一次次官场失意中,曾国藩下定决心,好好说话。
经过反思与觉悟,他在与人交流时,注意照顾他人情绪,和气谦虚周到,逐渐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当你说话的语速慢下来、说话的语气柔下去,发自内心的真诚与人沟通,也同样可以获得对方更加友好的回应。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情商高的人说话如水,不会呛声呛气,不用咄咄逼人,却有着水滴石穿的力量。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早已学会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锋芒毕露,遇事喜欢硬刚,事情表面看似摆平了,实则伤了和气,失了人心。
最终,落得个被剥夺军权,狼狈回家的境地。
在家的那段时间,他反复内省,方悟:太刚易折,柔则长存。为人处事,能刚不能柔,能方不能圆,能进不能退,注定会失败。
复出之后的他,低调谦逊、温和有礼,把“柔”字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缓和与左宗棠的关系,他作为主帅选择徒步亲自前去左府,以示诚意。
走到跟前,面对左府只开侧门的刻意刁难,他坦然而入,而且一进门就检讨自己。
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后来的门庭若市、人心所向,仕途无往不利。
古语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柔,从来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胸襟、一种格局。
曾国藩一生中,最崇尚“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忌巧”为首,即做人要厚道,切勿投机取巧。
他不收受贿赂,虽担任两江总督,手里掌握着最富庶的几个省份,生活却很清贫。
对家人,曾国藩更是时常敲打,警告不要捞取不义之财,注重积德行善。
对门生或同僚,他慷慨解囊,从不计较得失,竭尽全力去帮。
哪怕在左宗棠弹劾他之后,他仍积极为其筹划军需供应,让他可以顺利收复新疆,最终让左宗棠这个倔老头,也不禁佩服他的厚道与胸襟。
古人云:“厚德载物”,一个人只有德行厚重,才能成就大事。
毕竟树大招风,若是底子不强,就算你的树冠再大,也容易倾腰而折。
一个人想要长久在世上立足,想要走得长远,一定得有过硬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