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吞并日本,刘伯温却阻止了,他这句话现在都还值得深思

2024-10-15 21:36   湖南  

朱元璋想灭掉日本,刘伯温却阻止了,他说的话现在都还值得深思

提起中日关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深恶痛绝,这个民族和我们有世仇,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不能放下。而早在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就想灭掉日本了,但是却遭到了刘伯温的阻止,不过他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这还要从1368年说起。这一年,是明朝建立的元年,朱元璋刚刚扫清障碍,登上至高宝座,急需巩固政权。但是除了内忧之外,还有严重外患,这个外患就是日本。在朱元璋登基后,他发出了周边小国来朝奉的国书,其他国家比如朝鲜、琉球、安南等都纷纷表示会以臣子的身份前来朝贺,只有日本,它非但不接受,反而斩杀了使臣。

这一行为简直在打朱元璋的脸,众臣都做好了迎接帝王怒火的准备,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却没有动怒,而是又修书一封,派了7位使臣去往日本。一个泱泱大国的君主,能有这样的低姿态,日本本该大受感动,事实却非如此。7位使臣,只有2位安然无恙回来,剩下的要么被诛杀,要么被滞留。

这一下,朱元璋再也不能忍,他决定要发兵日本,让这个弹丸小国从地图上消失!众臣也纷纷赞同,无知小国实在气人,必须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极力反对出兵讨伐日本,这个人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是个有智慧的人,与朱元璋也有深厚情谊。他不惧君王不佳的脸色和不善的目光,而是认真分析现在的局势,在刘伯温沉稳且温和的讲述中,众人也慢慢冷静下来。直至今日,他说的话都值得我们深思。

刘伯温是这样分析的。首先,日本现在内斗严重,后醍醐天皇和光明天皇各有拥护者,一天两帝南北京,此时贸然介入他们的斗争中,很可能讨不到好。而且之所以出现诛杀汉使的事,就是因为政权不统一,而使臣选择的递交国书对象有误。

其次,明朝现在虽然有国力去远征日本,但是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要知道现在皇上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此时最重要的是稳固地位,而不是再掀起战事。虽然现在看起来周边小国是臣服的姿态,但是谁知它们不会突然反水,趁大明分身乏术时咬下一块肉?

第三,民众刚刚结束连年战乱,即将拥有安稳的生活。农民的田地已经播下种子,商人也准备大展手脚,建构自己的商业版图,读书人终于可以安心读书,目光澄澈,充满希望。这安静祥和的局面是他们所有人努力的结果,如果此时再有战争,不得不招募士兵,征收赋税,这是民众不能承受的。

最后,日本小国土地贫瘠,地震频繁,资源极其匮乏, 要什么没什么,就算花费巨大代价打下来,也没太大助益。何必问了一口气劳民伤财,关键结局可能还不是预期的。

这样一轮分析下来,朱元璋也冷静了下来,对,不能为了自己那虚无的尊严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看来真的不能在盛怒之下做决定,尤其是重大的决定,激动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幸亏有了刘伯温的劝阻,没有贸然去攻打日本,不然就没有了大明的安宁,我国的历史进程也会发生变化。

北北爱读书
饮一壶诗词,醉一片时光;浸三分古韵,染一段流年;恋一生书影,倾一世长情;枕书听梦闲锄月,相逢一笑成故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