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长江朱建华综合
10月15日,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莫高义作主旨演讲。他说:评价体系既是度量衡,更是指挥棒。
在“新使命 新机制 新变革”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发言嘉宾中有一位一线媒体人——浙江广电融媒体中心首席记者杨川源。
杨川源在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也是今年第18届长江韬奋奖参评者之一。她认为:好故事在基层,好记者扎根在基层;走进人心,没有捷径,需要投入时间,投入自己。
有人唱衰新闻行业,记者该怎么办?杨川源说,全媒体时代,我们说话的方式要改,文稿的调性要改,传播的视角要改!但有一点不能改:扎根基层不能改。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主任助理、高级记者杨川源发言摘录:
今天能作为本届中国新媒体大会发言者中,唯一一位一线记者,我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更感到责任在肩。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汇报的正是屏幕上的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办?
当记者开门三件事:选题、现场和观众。23年来,正是因为对这三件事的坚持,才让我无论是在山区、海岛,还是在田间地头、雪域高原,都见证、记录下了那些平凡而又宝贵的时代瞬间。也因此连续6年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其中连续三年一等奖。当很多人认为我可以停一停,歇一歇的时候,我却更焦虑了。正是在这六七年,传统媒体大屏的优势正在不断被新媒体小屏的流量挑战,更有人开始唱衰记者这个行业。面对这些,我哪有资格歇脚?!全媒体时代,媒体比拼的是大流量、传播率、点赞数;群众要的是更快、更深、更带感,我们说话的方式得改,文稿的调性得改,传播的视角得改!
但有一点不能改:扎根基层不能改!真实、贴近、一手资源的“蹲点报道”就是我们站上融合传播主战场的“硬核武器”;大屏专栏《川源蹲点观察》就是融合传播的“粮草”;“川源蹲点工作室”遍布浙江全省的市县基层观察点,就是内容生产的“生力军”。从妄自菲薄到明确优势,去年9月,主打“换个角度读理论”的新媒体专栏《一瞬间》开了出来。我们尝试给蹲点报道做加法,把党的理论与新闻一线调研相结合,把那些蹲点的时候最有触动的“一瞬间”拎出来,用群众的视角看理论,用群众的话语说理论,用群众的心灵悟理论,趟一条“重大理论的群众解读”之路。
20个月里,我们4个人的团队深刻地感受到,《一瞬间》绝不仅仅是一档新媒体专栏,而是我们传统媒体记者主动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一次刀刃向内的“改革”。三大难题带给我们三个答案。
第一大难题,从“我”怎么到“你”?很多时候,我们的报道写着写着就忘了为什么写,为谁写,习惯了在自己的逻辑打转。而新媒体传播就是要在“一瞬间”建立起互动的受众关系。
第二个难题,“长话”怎么“短说”?要改变“一说理论就换屏”的尴尬,我们得主动从传统电视传播的前半分钟,转到前三秒,甚至第一秒。转文风、转话语、转思路。让宏大的主题脱去厚重的外衣,让原本就从群众中来的理论,回到群众中去。
第三个难题,怎么把理论讲到心里去?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大省,经济类报道是重头戏,经济理论如何做出温度?光有“正面”不够,“侧面”更重要。创新理论传播不是玩花样,而是立足发展,走进人心。换个角度,看起来是“软”了,说服力却“硬”了。
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当下。我们每个记者都是改革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在《一瞬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转变的是思路与方法,收获的是信任与能力。现在,《一瞬间》已被列入中央有关部门的创新理论传播扶持项目,更得到了中国记协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鼓励,川源蹲点工作室作为浙江广电集团深化媒体融合改革的抓手,正在加紧培养12个基层观察点的“一瞬间”观察员,第一批地方版《一瞬间》已上线。打造地方宣传IP,做强重大理论的基层传播,已经从“将来时”变成了“进行时”。
今天上场前,我依然在问自己:我该怎么办?只要向前走,就一定会有困难与磨难。但我深知,23年来,“我该怎么办?”中的这个“我”,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类人。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放下焦虑,坚定自信,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团结起来,想清楚,更要干到底。
10月15日下午,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内容创新论坛在长沙举办。论坛以“推动全媒体生产 促进全媒体传播”为主题,嘉宾发言精彩观点如下:
《湖南日报》10月16日刊发评论《新媒体要把准“破圈增效”之道》:
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时政新媒体如何“破圈增效”?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不少行业专家和媒体人结合自身实践,给出了答案。
时政新闻报道是党媒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党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做强主流舆论,是党媒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纵观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头部时政新媒体,之所以频出爆款、形成矩阵,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关键在于“既有自媒体之‘形’也有主流媒体之‘神’”,即表达形式轻巧灵动、叙事技巧别具一格,内容紧贴用户需要、观点鲜明发人深省。在打破固有叙事体系的同时塑造主流舆论的新格局,如此“破圈”方能“增效”。
敏于跨界(域)作业,运用巧妙的表达形式激发共情共鸣、情绪共振,是“破圈增效”的必要条件。2023年下半年,“天水麻辣烫走红”在网上发酵后,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央媒及所属新媒体平台密集发布有关天水麻辣烫及甘谷辣椒、天水蔬菜、麦积花椒等报道,短短几天时间就成功“撩”起当地文旅的序幕。这背后,彰显的是时政新媒体为城市品牌建设带来的全新机遇,同时也有力验证了时政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
当阅读量、浏览量、变现能力成为新媒体运营好坏的参考标准,即便是时政新媒体也须正对流量和算法的考验。那么,徘徊在流量的十字路口,时政新媒体是前进还是后退?在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强‘四力’促深融”专题培训班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勇直言:“如果追随纯粹的商业价值,就会丢掉自己的根,无法走在正道上。”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这是对媒体融合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时政新媒体。在众声喧哗、意见多元的舆论场上,以带有自身特色的内容服务和话语方式影响民众、赋能管理、把正导向——这就是时政新媒体的“出圈”“破圈”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