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丨我曾是记者的另一双“眼睛”

民生   2024-11-08 18:54   天津  














我曾是记者的另一双“眼睛”

 ——付连波


 

有朋友问我当过记者没有,我直率地回答:“跟着大记者跑过‘龙套’,学过通讯写作,当过通讯员。”由于兴趣和热爱,我几十年乐此不疲,曾在《中国税务报》《天津日报》《中国税务师》天津广播电台等媒体发稿近300篇,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1975年6月8日,宁河县宣传干部会议合影(后左三为作者)

1973年秋,我从廉庄公社调到板桥公社文教组工作。1975年5月,根据县委的决定,我被转为公社党委专职宣传干部,从此走上了党的宣传工作岗位。那时的宣传工作范围较广,除负责党的政治宣传之外,还要掌握全社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进度。县委宣传部定期例会,汇报交流工作;平时还组织片儿会,下乡搜集情况。要求我们的汇报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有事例和数字依托。职责要求必须随时关注农村的全部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腿力和笔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时,我除了努力干好中心工作外,还自己列题目,留心“捞情况”,为例会和片会儿积累素材。


1975年5月6日,宁河县广播通讯会议留影(中间者系站长车可夫)

我真正撰写消息稿件,还是得益于公社财经干部刘志信的指教。老刘曾任过公社办公室秘书,文字功底厚实。1978年3月,我下乡北珠庄了解生产情况,村书记刘焕宽说起村农机组研制“锄划耙”提高小麦管理的故事,我很感兴趣儿,动笔写了400字的初稿。老刘看后,顺口念起“典型人、典型事儿,基本情况加数字儿”的写稿口诀。随即动笔帮我修改,并鼓励我寄送《天津日报》,可喜的是很快收到报纸“清样儿”,注有《天津日报》农村部韩国珍、王学孝审稿的署名,而且隔天见报。这是我第一次在天津报刊上发稿,之后,《天津日报》连续刊发我与刘志信的新闻稿。个中欣喜不言而喻,使我从此,爱上了“爬格子”的劳作。

1986年,天津市宣传工作会议宁河代表合影(后左二为宣传部长张占礼,前左一为作者)

在上世纪农村改革初期,农民生产热情高,新生事物不断涌现。那时县委宣传部张占礼、李绍基同志经常到板桥公社采稿,我就乘机请求指导,他们也经常帮我改稿、留作业,还引荐我认识了《天津日报》汪宗禧、何会文、李仕亮等记者,系统学习了“新闻消息五要素”。为了锻炼自己,我制定了雷打不动的计划,就是“每月4篇稿,确保不落空”。有时到了月底稿子没完成,我就挑灯突击,常常是“两个窝头一壶水,五更爬格到天明”。我每份稿件都是用复写纸透写,寄给天津报社、天津电台、宁河广播站。每天早晨7点半、晚上6点,我都在公社院里侧耳收听天津电台农村节目、宁河广播站新闻广播,听听有无我的稿件。为了不误新闻,有时电话向上传稿。县站编辑吴士连、薛玉高等同志都成了我的老师;播音员李志军等同志都给予鼓励。那年《久旱逢甘雨,农民喜洋洋》新闻稿有幸评一等奖,我也成了优秀通讯员,获得县站颁发的《努力办好广播》纪念册。


作者编著的写作书冊

1978年6月,县委宣传部张占礼同志带领我撰写2万字《拼命书记》的人物通讯,七一建党节之前,《天津日报》第二版整版刊发,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三年时间我连续写稿200余篇,并整理成四册《通讯稿集》。其中,天津日报刊发22篇,天津电台播稿17篇,宁河广播站用稿68篇。1984年4月,我调任岳龙庄乡党委工作,更近距离地接触群众感悟了农村、农业、农民。这对我拓宽思路,提升笔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非常珍惜那个奋斗的年代、朴素的农村生活。
1988年5月,我被调到宁河县税务局工作。岗位的变动没有减弱写作热情。我处处留心、随时动笔,经常为《天津财税》杂志、《中国税务报》投稿,十分关注机关简报。1992年5月,我与杨连起老师合作编写剧本,拍摄了《蓟运河边铁税官》电视连续剧;此外撰写不少税务宣传信息,获得了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税法宣传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作者常备的读物

在天津市国税局分管纪检、文秘工作期间,我保留着“看家”的本领,抓新闻、写简报、撰讲稿。系统地学习了《新闻采写技巧》《通讯员写稿知识》,曾与《中国税务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苗睿一起开办《通讯园地》,为税务人员练笔写稿搭建平台。自2005年起,坚持举办全市税务通讯写作培训班,邀请中国税务总编、记者来津授课,3年内为税务系统培训近百名通讯员。

2002年9月合影(前左六为作者,左七为报社总编佘家金)


2007年12月,国税系统通讯培训班留影(左五为作者)


2008年8月,市国税系统写作辅导班留影(左二为苗睿,左五为作者)

2008年退休后,在天津税务师协会工作岗位主持创办《天津税务师》杂志,编有《文员写作杂谈》专著;2014年我加入了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步入音乐文学领域,创作歌词作品达到200余首,并获有多个奖项。

作者荣获的国家级奖项证书

近几年来,我坚持为多家报刊杂志写稿,成为《天津税务》《天津革命老区》《天津文艺界》杂志名副其实的通讯员,发表作品100多篇;先后4次接受宁河融媒专题采访。还和文友李振起等人携手革命老区采风创作,至今仍在敲打键盘写美篇。就这样,我用心传播着先进文化,分享着一个“通讯员”(土记者)的快乐。

今天,我借中国第25个记者节的机会,表达我对《革命老区》编辑部、《天津税务》编友、宁河融媒中心、天津《歌词月报》,以及指导我写作老师们的谢意,祝福所有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 














作者简介




付连波,1948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宁河区廉庄镇杨拨庄人。曾任中学教员、乡镇党委书记、县税务局长、天津市税务局纪委书记,市局一级巡视员,2008年7月退休。



End

作者丨付连波

融媒体编辑丨丹阳





宁河融媒
广泛的政策普及,全面的资讯通道。了解民生动向,现场传递活动热情。感知身边的你我他,全心全意为民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