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数量全省第一!

教育   2024-12-01 23:00   山东  

近日,第十届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落下帷幕
本届赛事吸引了
全国667所高校的2755支队伍参赛
最终280所高校的548支队伍入围决赛

我校推选的6支队伍全部获奖

其中3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1支队伍获得二等奖、

2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数量与哈工大威海分校

并列山东省高校首位

也是山东省高校中唯一一所

连续两年夺得6个一等奖的高校

同时学校连续两年获优秀组织奖

获奖作品团队成员指导教师获奖情况

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

李媛 

蔡红盈

王彦心

王本义 张雨

讲课类 一等奖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季云菲

梁欣萍

孔佳文

王本义 孙艳

讲课类 一等奖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微离轴数字全息

刘滨凯

李晗

杨佳琦

杨睿涵

魏华霖

王本义 袁文峰

自选类 一等奖

智能双光路分光计互动教学系统

金敬旭

王梦

张起玮

杨继昌

吕娅梅

袁文峰 王本义

自选类 二等奖

基于 K-wave 的多普勒效应仿真实验

彭晓萱

赵中华

张雪

李佳仪

张明宇

赵岳 魏功祥

自选类 三等奖

分光计的调节

季艳红

梁业莹

李幸茹

杨坤

吴凡凡

王洋洋 王本义

命题类 三等奖




























山理工获奖作品简介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

一等奖
























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作为评估钢索力学性能的核心指标,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成功建设至关重要。本作品以动画形式全方位展示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原理和调节步骤。针对杨氏模量实验仪调节部分构建思维导图,利用关键词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索热情。通过直观的视觉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进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水平。实验拓展生物医学领域,将指尖模量传感器测量杨氏模量应用于健康监测设备中,为医生评估人体健康状况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物理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热情。

一等奖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本作品以“泼水成冰”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探究的热情与好奇心。在原理讲解环节,结合演示实验将实物操作与视频演示相结合,清晰阐释拉脱法原理,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通过丰富的动画展示,让学生轻松理解“转换法”的奥秘。授课过程循循善诱,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增强了思维批判性,同时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学观与价值观,有效提升了物理学习效果与科学素养。


一等奖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微离轴数字全息

本作品设计了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光路,通过利用精密的二维和一维调节架,并根据干涉条纹的变化,以及同心圆环的吞吐,调节两个点光源同轴、等光程,再调节两个点光源的分离,实现微离轴。然后分别拍摄背景强度图、物体强度图、物体全息图并通过自主设计的GUI处理图片,实现微离轴全息振幅相位信息的重建。同时物体与光阑、光阑与CCD之间距离的比值即为系统的放大倍率,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可以定量改变放大倍率。本作品不仅拥有微离轴全息的优势,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全息的了解,提高学生搭建光路的能力。


二等奖
























智能双光路分光计互动教学系统

针对分光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可视性差、互动性差、舒适性差三大问题,本作品通过改进分光计装置,将互联网与实验教学联系起来,使分光计实验更加迅捷有效、直观可见,同时利用MATLAB开发互动程序,提高分光计实验中“教”与“学”的互动。该实验装置可以提高分光计物理实验中的教学效果,并为具有同类观测困难仪器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三等奖
























基于K-wave的多普勒效应仿真实验

本作品采用K-wave工具箱,能够精确模拟声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深入探究多普勒效应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的体现。实验不仅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理论,为超声影像技术的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还通过调整仿真参数,进一步探索多普勒效应的边界条件,深化对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特性的理解,推动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


三等奖
























分光计的调节

本作品以动画形式全方位展示分光计的结构原理、调节步骤及注意事项。视频内容呈现得极为直观凝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流畅的动画效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浓厚探索兴趣。它可用作大学生物理实验课的优质辅助教学视频,为学生们理解分光计的复杂原理和操作流程提供直观的视觉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同时,该视频也可以作为面向大众的高级科普材料,让更多人了解分光计这一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感受物理科学的魅力。


赛前打磨

历届优秀领队经验分享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属于A类学科赛事,赛事旨在激发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深化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参赛队伍经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遴选产生。省赛2启动,历经半年时间,最终山东理工大学17支队伍获得9个一等奖,也获得了省赛各赛道的优秀组织单位随后,经过学校进一步遴选,推选出6支队伍全赛道参加国赛。在指导教师、专项指导教师和历届一等奖领队的带领下,通过每周集体打磨、相互交流,深入挖掘物理实验的内涵和原理,创新实验组织、设计与研究方法等,最终4支队伍突出重围(其中2支队伍直推决赛)晋级决赛。















































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基础学科和实践教学,重视本科实验教育。本届赛事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锻炼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校在全国物理教学实验方面的影响力。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综合能力为目标,持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编辑:孙驰

初审:曲静怡

审核:张枫雪

总审:王伟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官方微信,由校党委宣传部负责日常运营,第一时间为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和关注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提供校园资讯、信息咨询以及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