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推选的6支队伍全部获奖
其中3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1支队伍获得二等奖、
2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数量与哈工大威海分校
并列山东省高校首位
也是山东省高校中唯一一所
连续两年夺得6个一等奖的高校
同时学校连续两年获优秀组织奖
获奖作品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获奖情况 |
---|---|---|---|
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 | 李媛 蔡红盈 王彦心 | 王本义 张雨 | 讲课类 一等奖 |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 季云菲 梁欣萍 孔佳文 | 王本义 孙艳 | 讲课类 一等奖 |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微离轴数字全息 | 刘滨凯 李晗 杨佳琦 杨睿涵 魏华霖 | 王本义 袁文峰 | 自选类 一等奖 |
智能双光路分光计互动教学系统 | 金敬旭 王梦 张起玮 杨继昌 吕娅梅 | 袁文峰 王本义 | 自选类 二等奖 |
基于 K-wave 的多普勒效应仿真实验 | 彭晓萱 赵中华 张雪 李佳仪 张明宇 | 赵岳 魏功祥 | 自选类 三等奖 |
分光计的调节 | 季艳红 梁业莹 李幸茹 杨坤 吴凡凡 | 王洋洋 王本义 | 命题类 三等奖 |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本作品以“泼水成冰”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探究的热情与好奇心。在原理讲解环节,结合演示实验将实物操作与视频演示相结合,清晰阐释拉脱法原理,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通过丰富的动画展示,让学生轻松理解“转换法”的奥秘。授课过程循循善诱,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增强了思维批判性,同时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学观与价值观,有效提升了物理学习效果与科学素养。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微离轴数字全息
本作品设计了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光路,通过利用精密的二维和一维调节架,并根据干涉条纹的变化,以及同心圆环的吞吐,调节两个点光源同轴、等光程,再调节两个点光源的分离,实现微离轴。然后分别拍摄背景强度图、物体强度图、物体全息图并通过自主设计的GUI处理图片,实现微离轴全息振幅相位信息的重建。同时物体与光阑、光阑与CCD之间距离的比值即为系统的放大倍率,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可以定量改变放大倍率。本作品不仅拥有微离轴全息的优势,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全息的了解,提高学生搭建光路的能力。
智能双光路分光计互动教学系统
针对分光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可视性差、互动性差、舒适性差三大问题,本作品通过改进分光计装置,将互联网与实验教学联系起来,使分光计实验更加迅捷有效、直观可见,同时利用MATLAB开发互动程序,提高分光计实验中“教”与“学”的互动。该实验装置可以提高分光计物理实验中的教学效果,并为具有同类观测困难仪器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基于K-wave的多普勒效应仿真实验
本作品采用K-wave工具箱,能够精确模拟声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深入探究多普勒效应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的体现。实验不仅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理论,为超声影像技术的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还通过调整仿真参数,进一步探索多普勒效应的边界条件,深化对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特性的理解,推动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
分光计的调节
本作品以动画形式全方位展示分光计的结构原理、调节步骤及注意事项。视频内容呈现得极为直观凝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流畅的动画效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浓厚探索兴趣。它可用作大学生物理实验课的优质辅助教学视频,为学生们理解分光计的复杂原理和操作流程提供直观的视觉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同时,该视频也可以作为面向大众的高级科普材料,让更多人了解分光计这一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感受物理科学的魅力。
历届优秀领队经验分享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属于A类学科赛事,赛事旨在激发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深化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参赛队伍经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遴选产生。省赛自2月启动,历经近半年的时间,最终山东理工大学17支队伍获得9个一等奖,也获得了省赛各赛道的优秀组织单位。随后,经过学校进一步遴选,推选出6支队伍全赛道参加国赛。在指导教师、专项指导教师和历届一等奖领队的带领下,通过每周集体打磨、相互交流,深入挖掘物理实验的内涵和原理,创新实验组织、设计与研究方法等,最终4支队伍突出重围(其中2支队伍直推决赛)晋级决赛。
来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编辑:孙驰
初审:曲静怡
审核:张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