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距离李渡元代酿酒遗址数百米的会议室里,张侃院长代表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与李渡酒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被特聘为白酒申遗共创联盟“申遗文化顾问”。
在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与李渡酒业战略合作签约大会暨厦门大学-白酒申遗共创联盟签约仪式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一级调研员邓晓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文江、杨军,进贤县文旅、文博相关领域负责人出席。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平亮受邀前来助力。
这场校企战略合作签约在众专家学者、公共人物的见证、期待中完成。
产学研融合方向:
把李渡文化融入区域框架中
厦门大学与江西考古颇有渊源,省内多地基层博物馆工作者曾在该校学习过。了解到曾经的授课老师来李渡考察,各局长、馆长驾车数百公里纷纷赶至。
签约之前,张侃院长一行在李渡酒业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在遗址、酒庄进行了详细考察。
李渡元代酿酒遗址成为一行人的“团建”点。秋日的阳光将温度“捂”得恰好,一行人在青砖小巷间趣识了古窖池、出土瓷器。看到元代黑釉靶杯,他们认出这是李渡的品鉴杯杯型;在一具石刻照片前,他们讨论起所著文字;一张纪念合影中,他们认出了著名的单霁翔院长……
在看过古窖,闻过糟香,品过文物老酒,亲手调配了“人生中的第一瓶自调酒”后,他们认同了李渡的文化价值。
张侃院长表示,厦门大学已经与江西学院、考古所建立联动机制。江西是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院也一直在探索人文学科跟产学研的结合。此次的合作,是一个深入基层、结合产学研的好机会,双方要共同努力,做出成果。不仅要研究酒文化遗产保护,也要覆盖周边的唐宋元明清文化,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更深刻地理解李渡酒业相关考古发现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在历史过程里面的价值和意义”。
张文江研究员称,进贤地区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有晏殊旧居、文港毛笔作坊等。此次合作可以对周边进行一次“摸家底”式研究,盘点古代文化遗产,结合赣鄱文明,通过一个文化遗产的资源评估,使得李渡酒文化有更深厚的基础,甚至可以拓展为一个博物馆。
刘淼副教授认为,合作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厘清历史脉络,把李渡元代酿酒遗址的相关文化挖掘做得更扎实。李渡的酒文化并非孤立,它和唐宋以来市镇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的繁荣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将李渡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推动地方产业整体发展,可以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文旅之路,也可为申遗之路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会议共识:白酒文化是中华
文明发展史中重要一环
这是一场关于双方合作方向的探索交流会,又是一次文化对话,与会专家学者畅聊漫谈,从一粒万年稻米开启了话题。
考古界普遍认为,中国稻作农耕以长江流域为早。群山包围的盆地中,考古人在上饶市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栽培稻植硅石,为素有“鱼米之乡,江南粮仓”的江西丰富了一条稻作起源研究线索。
粮食的丰盛,造就了酿酒作坊的兴盛。这也是李渡镇作为“千年老窖万年糟首证之地”的确据。
“烧酒本是五谷的精,喝在肚里养精神。”著名考古专家魏坚以一曲信天游民歌,描述了两者的关系。
多年在内蒙古从事考古工作的他,对元朝历史与白酒文化信手拈来,对于能够在李渡看到元代酿酒遗址,他表达了兴喜之情。他表示,在中国文明发展史的框架里,以李渡为代表的白酒文化非常重要,要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环节来看待和深入研究。
李平亮教授同样认为,以李渡为代表的文化深耕,不仅仅是白酒的故事,亦是人类文明的故事。中国白酒要出海,同样需要文化溯源,把水、粮食、工艺等酿造因素的源头故事串联讲好,能更好地帮助出海。毕业于厦门大学的他说,“母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李渡同样止于至善,始终追求卓越,追求品质。”
强强联合,打捞“时光胶囊”
助力品牌腾飞
考古学界人才济济,厦门大学可谓独树一帜。
该校考古系开山鼻祖是受到美国历史主义人类学训练的林惠祥先生。先生于1931年在厦大开设“考古学”、“人类学”相关课程。
1950年代起,林惠祥主持编撰的《考古学通论》成为国内最早编写的考古教材之一。此后,其“民族考古”专门化学生,成为建国初期我国考古战线上的重要力量。
与厦门大学结缘,李渡酒业酿酒公司总经理吴立平表达了感谢与期盼。他表示,文化是魂,品质是根。过去十年里,李渡从“吃小菜饭”到打文化牌,到沉浸式体验,始终担当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近年来致力于联合申遗,推动中国白酒出海,让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与知名学府的强势专业达成战略合作,深耕文化,可以为李渡的发展插上一双更强有力的翅膀,“这是对李渡的赋能和加持”。
20年前,杨军研究员带队发掘出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轰动一时。他表示,该遗址迄今出土元代窖池13个、明代窖池9个、清代窖池32个,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
李渡首席酒文化专家、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何冰表示,依托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支撑,李渡以历史文化、品质文化、体验文化和组织文化四轮驱动,通过十年摸索出的方法论指引,一路迭代至今,现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工业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已具备一个百年企业的生命力支撑。国宝李渡酒庄不远处,已发掘出唐代遗址,李渡有望建立起延续地文化演进图,这样的研究需要厦门大学的帮助,需要学术支撑。
会议的尾声,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一级调研员邓晓明总结发言认为,李渡的品质,让消费者放心;而文化价值,则会让消费者觉得有品位。李渡既有文化传承的执着,值得肯定。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与李渡的合作,是该校与省文旅厅合作的拓展。邓晓明建议,未来,李渡可以完善企业的激励力度,通过项目化推进合作项目;深挖酒文化,挖掘“文化富人”的潜力;规划好申遗的路线图,表格化推进进程。
谈古说今,以小见大,在一众影响力人物的加持下,这片坐落在“南方昌盛之地”的酿酒宝藏,正待打捞更多“时光胶囊”……
来源:李渡酒业
声明:凡注明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原创文章,版权归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号所发布转载文章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