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1月27日(周三)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 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加强制度设计,明确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强化检查检验质量控制。强化医保政策支持指导,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通过规范医疗检查检验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在官网发布了另一份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通过指导各地完善首诊负责制,明确转诊服务规则,引导规范合理上转,促进顺畅便捷下转,依托信息平台提供转诊服务,不断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和连续性。
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将进一步方便群众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一主题,重点对这两份文件进行解读。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女士;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仁元先生;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推广分级诊疗是为了让群众看病更方便,医疗资源分配更合理。请问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制度怎么来更好地衔接?如何使群众看病就医的过程更加顺畅?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感谢您的提问。我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目的就是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给老百姓提供系统连续的诊疗服务。加强首诊和转诊工作也是我们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采取的举措,同时也是根据当前患者的需求,推出了这样一个制度设计和安排。
我们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在不同科室之间、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城市之间转诊的需求,其中一些难点和痛点的问题,我们作出了制度安排。
首先,在医疗机构内,强调要落实医师首诊负责制,在医疗机构成立转诊中心,由转诊中心来统一负责管理患者的转诊服务,按照转诊服务规则,为有转诊需要的患者,这个转诊需要不是说患者自己判断需要转诊,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诊疗需要来判断,提供机构内的不同科室之间,或者是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服务。
在医联体内,在上级医疗机构和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的服务中,由上级医疗机构来确定在医联体内转诊的标准、流程和疾病诊疗目录,由下往上转或者由上往下转,提供双向转诊的服务。
在区域内,包括省域内和市域内,由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诊疗原则,制定不同的地市之间、不同的医联体之间、医联体内,也包括城乡之间,比如县级医院与城市医院之间的转诊服务规则、流程和标准规范。
在文件当中,我们主要是根据这样一个制度设计和安排来不断优化首诊和转诊的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有时候在一家医院看不了或者看不好,需要转诊到其他医院。请问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为患者提供顺畅的转诊服务的?谢谢。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王仁元
谢谢你的提问。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是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年6月份,浙江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连续医疗服务的工作方案,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为群众提供高效通畅的转诊服务:
一是增强转诊的便利性。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在医院建立了标识鲜明的一站式门诊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预约转诊的患者提供挂号、检查、住院等服务。门诊号源提前20天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并预留床位,支持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发展,畅通各级医疗机构间的转诊渠道和衔接。目前我们浙江的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办理转诊预约申请后,当天就能收到县医院的入院通知,大大减少了直接到县医院挂号就诊、预约入院的时间和成本,深受群众欢迎。
二是增强转诊的有序性。坚持分级诊疗,不断优化转诊的标准及流程,明确逐级上转的基本规则。打通医院诊疗信息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壁垒,经患者授权以后,接诊医生可以调阅患者的既往诊疗信息和健康档案。推广影像、心电、检验等在乡镇卫生院检查,在上级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上级医院接收转诊病人以后,要先对病人的转诊信息进行评估,做到转诊先会诊,避免“无序转”。另外是发挥全省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的优势,基层医疗机构优先向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和医联体牵头的省市医院上转,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内住院服务一体化管理,促进上下高效衔接。到目前为止,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已经累计向上转诊达到64.9万人次,其中75.96%的患者是转到县级医院。
三是增强转诊的精准性。我们制定了县域医共体县、乡两级疾病的诊疗目录以及医共体内部、医共体之间和县域向外转诊的管理办法,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综合考虑疾病的救治能力、医疗安全、费用负担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意愿等综合因素来合理安排转诊,努力让转诊服务更有效更精准。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请问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检查检验是医疗服务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占比非常高的一个医疗行为。在不影响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效率。
一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以推动检查检验的水平趋同和结果互认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全国很多的省份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措施和政策。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互认的项目超过100项,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分别达到了481项、478项和443项。这个数据也是不断在动态更新的过程中。
各地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跨区域的互通共享,江苏省实现了全省1966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到影像云平台。浙江省互认系统覆盖了所有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包括乡镇卫生院。
还有一些省份也在积极探索跨省的,也就是区域内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比如,京津冀鲁,就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这四个省份,1100余家医疗机构纳入到了跨区域互认的范围,互认的临床检验结果项目达到了60项。川渝两地,就是四川和重庆,这两个地方将935家医院纳入到了互认范围,互认项目达到了161项。
为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近期国家卫健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文件,也就是《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一方面,我们巩固既往,包括各个地方在内,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强化技术支撑保障,为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提供条件。在加大政策的支持保障力度,深入推动工作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同时,在文件当中我们也提出了到2025年、2027年和2030年要实现的目标。细化了包括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市域、省域、京津冀、长三角、成渝这些区域和全国层面的任务要求。谢谢。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4月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请问北京在目前推进相关工作上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展?谢谢。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昂
谢谢您的提问。针对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北京市积极推进、多措并举,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加强区域联动,努力使检查检验的互认项目,包括覆盖的机构持续增长。在北京市范围内,对181项检验结果的项目和300项影像的检查结果项目,在质量评价合格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机构间互认,互认的项目包括常见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胸部X光、CT等常规项目,大约覆盖了老百姓就诊时常规检查的70%-80%的比例。刚才焦司长已经介绍了,北京和天津、河北、山东卫健委一起联动,在区域内开展互认。我们有60个检验项目,在京津冀鲁四个区域的1118家医疗机构能够互认。在影像检查方面,有30个项目,在京津冀503家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共享。方便了区域内有就医需求的老百姓,在互认的医疗机构就医时,能够减少重复检查,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
同时,我们加强了医疗质量的管理。大家都知道,医疗质量是互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着力推进检验检查同质化程度的提升,积极发挥医学检验质控中心和影像质控中心的作用,建立覆盖市区两级的质控网络,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的质控标准和方案,通过线上的监测分析和线下的检查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质控管理。社会公众可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官网便民服务栏目和“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中,查询医疗机构的质控结果,方便老百姓在有需求的时候,合理选择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第三,促进线上互认。利用“三医”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2024年,北京市将检查检验结果线上调阅互认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研究调度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场景。到2024年底,也就是一个月以后,全市将完成1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线上实现共享调阅互认。今后,将逐步联通至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全市更多医疗机构,助力分级诊疗、上下联动。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请问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首诊医院和转诊医院之间能够有序衔接,为患者提供连续、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谢谢。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王仁元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焦司长在介绍中提到了,在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当中如何发挥信息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浙江主要做到了“三个一”:
一是“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一个总入口”。以全国首个医学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支撑,上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作为浙江推动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一个总的入口,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陪伴你一生的数字家庭医生。目前,安诊儿已经实现了预约挂号、报告查询、用药指导、居家护理、复诊续方等线上服务“一站式”串联,覆盖了92家省市级医院,累计服务超过1400万人次。
二是转诊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建立了浙江省连续医疗服务转诊服务平台,打通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目前已经接入2647家医疗机构,基本覆盖了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实现全省转诊服务互通互联“一张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跨地市跨医联体的快速转诊服务。
三是群众转诊信息“一键直达”。建立了全省数据共享库,依托“健康大脑”和“健康数据高铁”、推动“浙医互认”“浙里急救”“浙里护理”等迭代升级,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数据共享和医学影像云存储。加强数据收集互通,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将省级转诊平台直接嵌入到医生工作站,实现患者转诊信息一键直采,并点对点推送给患者。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累计开展门诊转诊服务71.3万人次、住院转诊服务19.3万人次。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请问医院之间检查结果互认的原则是什么?是否存在不能互认的情况?原因是什么?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检查检验结果会因为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人体血液当中的血小板代谢周期是8-12天,超过这个时间,也就是超过正常的生理代谢周期,这时候可能就要重新进行检查。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还是很多的。所以您提的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很多群众说互认这么多项了,为什么我没有感受到。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我们有生理代谢的周期,病情发展变化的因素。另一方面,检查检验的设备、试剂参数是有差异的,比如,我们知道CT是分16、32、64、128、256等不同排数的。不同排数的CT分辨率、成像是有差异的,如果分辨率不够,有很小的结节或者病灶不一定发现得了。这样的话,由于仪器设备本身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检查的结果能不能够互认。
因此,即便是同一个项目,比如同样都是CT检查,同样都是血常规检查,可能有的患者结果可以互认,有的就不能互认。其中,谁的能认、谁的不能认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由医生来进行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群众看病时同样的项目有时候认、有时候不认,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所以,我们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确定了“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营造适宜制度环境为重点,以区域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便利患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这样一个互认原则。对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尊重疾病诊疗的客观规律,尤其要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
此外,我们也明确了接诊医师根据诊疗的需要,可以进行重新检查的六种情形。这六种情形包括:一是因为病情变化,相关的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二是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比较快的。三是相关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比如手术、输血这些重大的措施采取之前需要做的。四是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的情况下,这时候以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需要尽快根据检查检验结果,采取相关处置治疗措施。五是涉及司法、伤残、病退等鉴定的。六是还有一些其他需要重复检查的情形。
所以针对这项工作,我们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尤其在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的时候,要为患者做好解释和说明,尽量争取患者对检查检验互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想请问一下患者在北京看病就医过程中是否存在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的情况?我们怎么有效管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执行?谢谢。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昂
谢谢您的提问。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并不等同于患者在就医的所有情况下都无需再次检查检验。刚才焦司对互认的工作原则、需要复查的六类情形进行了详细说明。为了做好以上工作,北京市在国家规定的可以复查的六种情形基础上,结合实际细化至十一种场景,通过明确规则,进一步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
我们在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工作培训时,强调了对于互认项目是否需要复查的问题,医生首先要考虑患者的安全,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作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因为医生的操作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了记录,通过互认平台,可以对医生选择不互认的原因进行监测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医院的管理者和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跟进,进行调查改进。
此外,我们也特别强调,各医疗机构要指导医务人员在熟悉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刚才焦司长也在强调这个问题。对于检查检验结果未予互认的,应当对患者以及家属作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充分告知他们复检的目的和必要性,避免造成患者和家属的误解。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本次印发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的文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能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感谢您的提问。文件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
一是接诊医师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在看病过程中,接诊的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同时也根据本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水平综合判断患者需不需要转诊。如果需要转诊的话,由接诊的医师来联系医疗机构负责转诊的部门,包括可以设立独立的转诊中心,也可以指定相关的部门,比如有的医院成立了患者服务中心,或者是门诊、住院部的综合服务中心等承接转诊功能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协助患者转诊到医疗机构内其他科室,或进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
二是我们要求医疗机构设立转诊中心,具体负责经过医生评估后确实有转诊需要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如果是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要帮助联系,不是让患者自己联系。现在基本所有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帮助做好包括预约挂号、预约专科检查检验项目等预约服务。
三是双向转诊和跨区域的转诊。如患者专科诊疗需求突出或者综合诊疗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比如儿科患者、肿瘤患者,或疑难复杂疾病、罕见病患者,有这样诊疗需求的患者需要转诊服务的话,医疗机构转诊中心要优先选择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来转诊,如果超出医联体上级医院诊疗能力、专科需求非常突出的,也要联系相应的专科医院提供转诊服务。另外一点,现在很多地方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过程中都已经在做的,比如北京、浙江、上海等等,上级医院会为下级医疗机构预留相应的门诊号源、住院床位,要求上级医院要建立转诊患者优先就诊的制度。同时,对于向下转诊,就是过了疾病急性期需要康复、恢复期治疗的患者,也由上级医院的转诊中心通过医联体的机制能够把患者下转到相应的医疗机构,上级医院也要通过远程医疗,或者派专人支援等方式来提供连续的诊疗服务。
所以,本次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工作,是在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中能够提供系统的、连续的服务,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看病就医便利。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医疗安全是患者就医过程中最为关心的问题,浙江省有哪些举措来为患者做好转诊服务保障?谢谢。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王仁元
谢谢你的提问。在推动连续医疗服务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是前提,质量是底线。浙江省围绕实现“看病不出省”的目标,主要从三方面发力,确保转诊患者安全有保障。
一是服务链条“全周期”。强化基层健康守门人作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健康咨询、疾病筛查等日常管理服务,努力推动从“疾病诊疗周期”延伸到“全生命周期”。选择肿瘤等一批重点病种,构建从重点人群筛查到专科复诊,疾病诊治、诊后的全流程管理。加强体检后的报告解读、异常提醒、专科预约等跟踪服务,做好患者诊后管理与随访工作,为出院后需要继续居家康复或者复诊的患者提供连续安全优质的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出院不脱管”。
二是上转医院“看得好”。发挥三级医院专科优势作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依托专家团队,加强疑难复杂病例的个案管理,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实现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多学科会诊全覆盖,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下转患者“接得住”。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县级医院。目前,我们浙江省13家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市级医院重点帮扶32个山区海岛的县医院,每个县都建成了标准化的胸痛、卒中、创伤救治中心和检验、影像、病理共享中心。围绕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术后康复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推动县乡联合病房建设,强化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近三年,基层门诊、住院的服务总量增长都在12%以上。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们的问题想提给北京市卫健委。李主任您刚才提到北京市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纳入信息化建设重点场景,信息化建设在推进互认工作中能为群众就医带来哪些便利?谢谢。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昂
谢谢您的提问。在传统的互认工作中,各医疗机构对于可以互认的检查检验结果项目,是通过在患者的化验单或者影像胶片上进行标注的方式进行互认的。举个例子,北京市地区互认的项目,在化验单、影像胶片上标记“北京HR”。我解释一下,“HR”是互认这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的缩写,京津冀互认的项目,我们标注“京津冀HR”。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到医疗机构的时候,必须带着化验单或者胶片去找大夫,大夫拿化验单、胶片确认并进行互认。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患者带的病例资料不太完整、出现遗漏的情况。同时,我们对互认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也难以达到全过程的追溯和管理。这些都是在未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前,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
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基于各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联互通,我们可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线上调阅和互认。现在,北京市大多数三级医院都实现了线上的调阅互认。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医师在开出相应的检查检验项目时,信息系统对于可以互认的项目进行自动的提醒,医生通过在医生工作站系统中进行操作,可以调阅近期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完成的检查检验结果和影像资料,无需患者携带纸质结果和影像胶片。这项工作的推进,改变了传统的诊疗流程,对信息化的要求很高,是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但对于患者来说,患者就医更加便利;而且,也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了解患者既往的病情;同时,也为医院和医生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我们将根据工作开展的情况,持续听取医生、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对系统的建设和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改进,更好地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李主任。跟李主任确认一个问题,刚才您说的京津冀HR应该是互认的首字母是吧?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昂
对。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李主任。如果没有其他更多问题的话,我们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聚焦了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推进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健康中国
END
编 审:熊丽华 编 辑:孙涛
预防流感,从接种流感疫苗开始!
编 审:熊丽华 编 辑:孙涛
预防流感,从接种流感疫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