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乡村诗社=?

政务   2024-12-04 17:57   云南  

“借乡贤之力,承诗社之韵,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来‘化’纠纷‘话’法治,走出一条具有龙蟠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子,这是我们的初衷。”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阿喜龙潭景区的一个纳西族院落内,和红圣看着一幅幅以乡村善治为主题的书法作品说道。


(兴文诗社墙上与法治相关的书法作品)


龙蟠乡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北部,金沙江流经龙蟠段全长46公里,辖区6个村委会,69个村小组多沿江而居。几十年来,这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着的小乡镇上却流淌一道独特的诗书韵味——这里有一个全国最小、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村级诗社,兴文诗社。诗社正式成立于1990年,目前有社员49人,多为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乡贤人士,每年都会组织活动、出特刊。


(兴文诗社院落门头)


今年以来,玉龙县公安局龙蟠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充分挖掘诗社在当地传承数十年的影响力优势,创新打造“公安+诗社”的治理模式,让诗社乡贤成为凝聚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力军、普法宣传活动的带头人,一幅和谐、善美的诗意画卷正在金沙江边的这个小乡镇徐徐铺展。


(派出所民辅警与诗社成员)




在龙蟠乡,有一处藏在村落深处的园林风光——阿喜龙潭景区,这里静水深流、碧波澄澈,青石板桥面素雅洁净,朱色的廊亭书写岁月深沉,青山古木、古寺石碑、廊桥翠柳相互点缀,沿着这淡雅幽静的小路往前,一个颇具岁月感的纳西族院落豁然眼前,院落的外墙上贴着许多诗歌书法作品,这个小院落便是兴文诗社。


(和红圣与诗社成员商量联动调解)


龙蟠乡兴文村是丽江著名诗僧妙明和尚的故乡,这一方充满诗意的水土孕育出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1990年,龙蟠兴文诗社在一批退休干部和教师倡议组织下成立。作为全国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最小的村级诗社,龙蟠兴文诗社成立至今,34年来薪火相传,定期出版诗刊、组织活动,累计近3万人次前来观摩学习,在弘扬中华诗词、传承地方文化、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和红圣与诗社成员商量联动调解)


“诗社目前的49名社员基本是老党员、退休返乡老干部及老教师等在村里有威望、有口碑、有影响力的乡贤人士,将他们吸纳进基层治理的队伍中发挥各自优势,对于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一大创新有实效的举措。”作为龙蟠派出所的所长,和红圣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偶然间看到诗社中关于倡导邻里和谐的诗歌书法作品,便开始思考如何将诗社乡贤与公安队伍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基层治理工作?


(兴文诗社墙上与法治相关的书法作品)


经过与诗社社长和元春的多次探讨,一支“警察+诗人”组成的群众“知心人”队伍便诞生了。通过借助诗社人熟、地熟、事熟的群体优势和定期出版特刊、开展活动的资源优势,立足派出所“联防、联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以“派出所+诗社”的创新模式,推动全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出实效、走出特色。


(和红圣与诗社成员商量联动调解)




“阿叔,最近村子里有没有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之类的苗头?有的话,及时联系我们噶~”

“元春,又回村里来走访啦?最近村里都很和谐,没有听说哪家发生了争执。”

“那就好!今天一方面是来走访排查下矛盾纠纷隐患,一方面是最近老年人被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有点多,我们来给大家讲讲日常使用手机要怎么预防被骗……”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在村中走访)


自诗社受聘成为派出所的乡贤集体之后,作为诗社负责人的和元春几乎每次普法活动或调解工作都会参加,大伙儿都很服他。“自从和所长跟和社长一起搭档之后,他们有时候是入户跟大家讲解法律知识,排查一下村里的矛盾纠纷隐患;有时候是创作几幅关于宣传法治或社会和谐的诗歌书法作品,邀请我们前去观展,在组织观展活动的过程中,既调解了纠纷又宣传了法律知识。这种方式很赞!”提起近来村里的变化,村民李某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在村中走访)


龙蟠乡因邻里纠纷、婚恋纠纷、大项目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占比较大,但是在这些矛盾纠纷的化解上,乡民们更信任身边那些威望高、热心肠的“老乡”。为突破调解瓶颈,派出所与诗社联合发力从农村的“老理”出发,用老百姓的“土法”,打好亲情、友情、乡情牌。“现在邻里之间有磕碰、有矛盾,村民就找我们评理说道,我们和派出所的民辅警们一起,通过‘普法+调解’的调处模式,村民心结很容易就打开了,基本不出村就能解决。”和元春介绍道。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在村中走访)


和某是龙蟠乡新尚村委会某村的一名家庭主妇,因丈夫李某酷爱饮酒,夫妻二人经常因琐事发生争吵,有时还会上升为肢体冲突。和红圣得知这一情况后,展开分析,发现李某是上门女婿且因喜欢饮酒,与家人相处并不融洽。于是,和红圣便带着所里的民辅警和诗社成员前往调解,经多次上门调解,夫妻二人间积怨多年的心结被化解,和某的丈夫也听从妻子的建议外出务工贴补家用。“感谢你们的耐心调解,我们家现在才能过上这么和睦的生活……”在回访中,和某感激地说道。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在村中走访)


兴文村委会某村村民张某报警称自己家的樱桃树苗被邻居拔掉,经了解,原来是双方因土地归属问题发生纠纷而导致的争执。这起矛盾不仅涉及邻里纠纷,且矛盾双方当事人均为特殊人员,处理不当极易转为民转刑、刑转命的风险,于是和红圣主动邀请与双方当事人关系较为亲近的诗社乡贤参与调解,最终在乡综治中心的协调下,矛盾顺利化解,“在农村地区,我们拥有熟人优势,所以化解矛盾纠纷更能获得乡民们的信赖。”和元春感慨道。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在村中走访)


“之前有一起成功化解的纠纷,就是诗社社员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与村民闲聊发现了矛盾隐患,和元春社长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我联系,后来在派出所与诗社的联合调处后,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家人握手言和了。”和红圣说,通过加大派出所与诗社乡贤群体的工作联动形成合力,让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快速有效地就地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江村四月兴文事,画意诗情万花芬。最喜校园诗声琅,薪火相传有后人。”诗社墙上这首《春到兴文》写着诗词在阿喜的传承,如今也讲述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龙蟠乡的创新和发展。“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传承,浸润在诗意的韵味里,打造一种以藏蓝为底色的诗意‘枫景’,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筑牢平安稳定基石,这是我们的目标。”和红圣介绍道。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


“警察+乡村诗社”的这个“跨界”组合,因全心全意为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难题,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好评。“每次返乡与村民们家人般的相处方式让我感觉很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好群众调解工作、做好百姓之间‘黏合剂’的决心和信心。”社员和光春说。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


如今,在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兴文诗社发源和传承地,这群诗社乡贤在派出所的引导下,不仅在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协助村民自治、协助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德治教化作用,还结合美丽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主题诗歌书法创作活动,使广大村民见贤思齐。和红圣感慨道,“村民信赖诗社乡贤,诗社乡贤反哺村民,在这场传承数十年的双向奔赴中,很欣慰我们公安搭起了中间的这座‘枫桥’!”


(派出所民警与诗社成员在村中走访)

(来源/丽江政法、玉龙警方)

云南丽江警方
丽江公安新闻宣传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