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大连化物所揭示宽温区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活性物质溶剂化结构的调控机制

学术   2024-09-23 17:05   辽宁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在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调节电解液中活性物质的溶剂化结构,揭示了其对Fe(CN)64-/Fe(CN)63-低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拓宽了锌铁液流电池的低温适应性。

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锌铁液流电池因其功率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而备受关注。锌铁液流电池正极以Na4Fe(CN)6K4Fe(CN)6作为活性物质,其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56mol/L0.76mol/L;在碱性溶液中,Fe(CN)64-的浓度通常仅为0.4mol/L(室温),较低的浓度导致锌铁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偏低。此外,Fe(CN)64-/Fe(CN)63-的溶解度对温度十分敏感,导致电池仅能在室温及以上温度下可以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通过调控电解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调控活性物质的溶剂化结构,降低阳离子和Fe(CN)64-间的紧凑吸附构型,抑制Fe(CN)64-形成冰晶的过程,并促使更多的水分子进入到Fe(CN)64-的溶剂化层,提高了Fe(CN)64-的溶解度(25 ℃下,达到1.7mol/L)及低温稳定性,将基于0.8mol/L Fe(CN)64-活性物质的锌铁液流电池低温适应性拓宽至-10℃。该工作对提高锌铁液流电池稳定性、能量密度,并扩宽其工作温度区间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推进锌铁液流电池的实际应用。

研究结果分别以“New Alkalescent Electrolyte Chemistry for Zinc-Ferricyanide Flow Battery”和“Zinc-Ferricyanide Flow Batteries Operating Stably under -10 °C”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创新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智莉平)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3607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2559



DICP科普一下 



何为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核心是“液流”二字,从字面来看,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液体,一个是流动。与传统的固体电池不同,液流电池的反应活性物质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储在正负极电解液储罐中,循环泵将电解液输送到电池内部,在电极上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后,又回到储液罐中进行储存。这种电解液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便是“液流”的具体含义。(文/张美琪 图/陈思)

开发碱金属及其氨基化合物介导的化学链氨分解制氢新工艺

发表水系锌离子电池钒基正极的综述文章

凝胶绿色推进技术助力“SATech-01”卫星成功升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方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