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生态日!社会工作可为环境治理做些什么?论述热点:绿色社会工作与中国式现代化

文摘   2024-08-15 11:27   马来西亚  
社会工作参与绿色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热点背景: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今天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社工作为社会建设的专业人才,如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添砖加瓦?

何为绿色社会工作

绿色社会工作是这样一种实践,它的介入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提升人类的福祉,通过将人类和他们的社会文化、经济和自然环境整合在一个平等的框架内,使人们能够看到主流结构的不平等以及权力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绿色社会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能看到身份的政治及再分配的不平等,不再把环境作为被人类利用的工具。


    绿色治理多元治理主体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绿色价值理念为指导,以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社会、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绿色文化为基本内容,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活动或活动过程。绿色治理是人类面对全球资源、能源和环境挑战所作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我国绿色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媒介,社会工作不仅使社会治理理念实现了可操作化,而且较好地契合了社会治理社会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社会工作与环境议题之间存在较强的价值亲和性和专业契合性,通过精细化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治理格局。“人在环境中”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视角,环境不仅包括构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环境,也包括了人生存发展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在环境改善方面的实践层面,社会工作有较丰富的行动经验。


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使人类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环境进行有益的改造,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与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环境的污染破坏问题会加剧城乡二元对立,增加社会的矛盾,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的延伸,如果不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公平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环境危机就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双碳”目标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推动环境公平的重要决策,是社会工作推动人与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工作方向,社会工作通过参与绿色治理,回应环境风险、生态修复,最终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积极参与“双碳”目标的推进,能够体现社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业价值和专业能力。


社会工作参与绿色治理的角色与路径

    社会工作是绿色治理的承载手段,社会工作者是参与绿色治理的执行者如何发挥专业作用将宏观政策落地转化为多形式、可操作的实务工作,从而推进绿色治理与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机遇、重点和挑战。针对“双碳”目标,社会工作者参与绿色治理将围绕“碳减排”和“碳增汇”两个维度设计和开展专业服务。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社会工作者担任着社区组织者、资源整合者、环境教育者、时尚引领者、政策倡导者等多重身份角色,通过创建绿色社区、链接多元力量,开展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解读“双碳”政策等路径参与绿色治理,从微观、中观乃至宏观的行动中落实国家政策与发展目标。

(一)社区组织者:构筑共融共治绿色社区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区工作的过程中担任着“组织者”的角色,

    一是需要提升自身对于环境科学的认识,  关注社区的环境问题,评估社区现有的资源分布情况,倡导社区为本,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营造绿色社区,依托“微改造”、可持续园艺等项目营造社区绿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从社区空间层面增加碳汇;

   二是需要关注环境中人的关系问题,人与人关系的失调已成为环境问题迅速扩展和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社会工作者关注个人、家庭与所在社区,通过开展“变废为宝”“阳台花园”“一平米菜园”“绿色账户”等社区活动,促进居民产生对话的空间,鼓励社区中不同能人共同参与、共同关注绿色社区建设,达到共融共治效果。社会工作者组织居民建设绿色社区,通过赋权增能达到关系改善、精细化绿色治理的目标,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环境问题的治理,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资源整合者:联动多元力量协同治理

  在绿色治理的实践中,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知识、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社会工作者是资源的整合与链接者,应该提升沟通协调合作对话的能力,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伙伴资源建立合作关系,联动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参与。


(三)环境教育者:引导关怀自然环境教育

   教育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功能,积极的问题解决,能引起“亲环境行为”的发生,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多的环境教育机会,强化亲环境行为。各地社会工作者可根据在地资源,善用社区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工具包等工具手段开展环境教育,提升大众的环境关心水平。如南方地区有大量的红树林湿地,红树林是蓝碳系统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防风消浪、净化海水,更是候鸟的栖息地。社会工作者可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湿地保护、野生鸟类保护等内容开展相应的科普讲解,培育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学校社工可以利用生态桌游、环境地图、戏剧模拟等方式举办主题班会,通过对森林绿化、减废行动、污水循环、空气污染、河流治理等蓝碳、绿碳专题的学习,提升青少年以及大众的环境关心水平,帮助青少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成长为关怀他人、关怀自然、关怀地球的时代新人。

(四)时尚引领者:带领绿色低碳生活时尚


   社会工作者可成为身体力行的绿色时尚倡导者,转变消费主义影响下的购物观念,以绿色低碳引领新的青年时尚:循环利用二手废弃衣服改造包包成为永续时尚;提倡自带餐具、自制购物袋减少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开展以物换物的二手物品交易、厨余堆肥、家庭小菜园等活动,行为虽小却可对居民产生正向引导,达到节能降碳的社会效应,促进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怀,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五)政策解读者:倡导践行“双碳”发展之路

  为了解决“大众环保意识行为转变”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不匹配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成为政策的学习者,再成为社会政策的推广者,根据不同对象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政策的解读与倡导。例如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到的“海绵城市”“口袋公园”“万里碧道”,生活中各地区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乡村振兴中配套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促进“双碳”目标中需要了解的文件。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实务工作中加大对国家生态环保政策、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的解读和宣传,配合世界湿地日、世界海洋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时间节点进行政策的宣传教育,设计相应服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再分享一篇热点论文:


社会工作者参与环境治理的

实践路径

汤皓然 罗桥

环境治理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早期更侧重于通过技术性手段实现自然环境的生态复原。虽然自然科学领域在解决区域性环境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面对环境问题背后所衍生出的长期性危害时,仍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协作共治。环境社会工作作为致力于对“环境”概念做拓展性认知,并尝试重构人与自然主体关系的学科分支,近年来已陆续展开了以环保知识普及、环保意识提升为主的实践探索。

01
教育为先的知识输入

以环境教育为主的知识输入就可视为社会工作参与环境治理的第一步。社会工作者应该主动借助学科范式内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参与到环境教育的实践中,帮助公众具备预防或应对生态风险的基本能力。从该层面来看,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环境知识输入主要涉及两方面。

一是为公众开展环境知识的个性化输入。社会工作者向来重视服务对象的主体感受与能力获得,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专业优势。环境知识的个性化输入应该将服务群体所处的成长阶段纳入服务方案设计的考虑因素中。具体来看,幼童时期的群体更易表现出勤奋、主动学习,因此针对这类群体更适合提供细致性或系统性的知识输入;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群体,因受自我同一性和心理、社会角色混乱的影响,为其提供互动性的知识输入更为适宜;在面对成年或老年群体时,为其提供经验性的知识输入更能提升群体的参与度。

二是为公众提供环境政策的持续性解读。社会工作者作为环境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之一,可以通过扮演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中间人”,逐步推动环境政策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行使社会权利,借助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公众理解现有政策的制定逻辑,引导公众逐步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风险性”和环境危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将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过程进行整理并借助新媒体力量定期分享给公众,以此使其逐渐弱化对执行自上而下的政策产生的排斥心理。这两方面的专业服务也是遵循社会工作者应从服务对象主体出发,思考服务内容的实务原则。

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广州市白云区委以“绿美广州、共建发展”为主题,在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举行“绿美广东乡村绿化共建基地”启动仪式。(供图/杨雪)

02
体验为主的实践陪伴

社会工作者的环境治理实践要把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与自然环境建立关系,使公众在生态体验中逐步产生可持续的环境行为。其中,生态体验是社会工作者作为实践陪伴者的微观性尝试。体验为主的实践陪伴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陪伴公众在生态空间中运用所获的环境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实践。在公众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后,及时为其提供运用知识的“练兵场”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内容。简单来说,其一方面可以组织公众在“人造生态空间”(如生态博物馆)中,感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理解美好生态环境与日常身体健康的关联;另一方面组织公众在“自然生态空间”中开展环保实践,并在实践中与环境产生持续性互动。如以定期组织巡河活动为契机,组建多个具有群体同质性的小组,以期通过巡河中涉及的自然环境系统与人际互动系统,去强化公众的环境习得行为。

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带领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万科玫瑰里小区居民共建社区花园。(供图/徐进)

二是激发公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以产生持续性环境治理行为。从内源发展理论的观点来看,个体对于日常生活场域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场域,并对生活场域内现存的资源与需求更了解。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激发公众对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就要从其日常生活中切入,比如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小区宠物粪便集中处置、小区菜园种植,等等,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其参与生态体验。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影响者的角色,以自身行动主动开启环境实践,而不是一味地扮演知识专家。通过实践中产生的成效逐步影响公众对环境治理的主动关心,其过程亦是为了弱化社会服务实践中“项目停服务止、服务止实践终”的现实窘境,促进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行为形成。

03
赋权为重的取向转变

环境治理本是生发于公共空间的一项社会行动,其本质是追求公众对自然环境的“共同善”。其中,“共同善”一方面体现在公众对保护自然环境这一实践的共同认知,也是环境治理实践者身份的培养;另一方面则侧重于公众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契约关系建立。因此,为了形成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共同感”,社会工作者可以试图从两个方面展开行动赋权。

一是营造“公众为主、社会工作者为辅”的环境治理实践氛围。在本土语境下,环境治理的实践主要依托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其治理计划也是需要符合项目的具体需要。这样一来,社会工作者为了按期完成量化的项目指标,在多数情况下会忽略环境意识和环境治理行为的培养,这也是一种对于行动赋权的弱化。与此同时,其在实践过程中,自然也使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产生服务依赖。面对这样的现状,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服务对象具备开展环境治理行动的初期,继续持续赋能,鼓励其主动展开治理行为,甚至是激发服务对象之间通过建立“互助社群”来实现环境治理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服务不能只有专业知识的输入,还应该加入经验知识,尊重当地经验在服务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绿色未来环保志愿服务队开展“阳光菜园”垃圾分类系列活动(供图/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二是促进政策制定者对公众环境诉求的了解,推进政策实践在环境治理中的运用。政策实践是不同于社会工作三大传统方法的一种实务理念。可以说,其是在社会工作者赋予服务对象一定的自主权后应达到的实践场景。其产生的基础一方面来源于公众在治理过程中形成的碎片性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则需要社会工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性积累和维护美好生态的理性反思。具体而言,第一,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公众分享的实践经验和公众日常表达的环境诉求进行详细记录;第二,社会工作者可以尝试对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形成正式提案;第三,借助社会互动网络将其呈现给环境政策的制定者,以此用微观的环境治理来影响未来宏观政策的制定。这也是一种推动宏观社会工作在环境治理中的本土尝试。

(本文节选自《中国社会工作》杂志。作者汤皓然系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桥系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贵州社会建设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社工研学社往期推送、中国社会工作

👇👇👇


2025年考研总群已建立

入群密码2025MSW

社工研学社
此公众号为最早一批社工考研公众号,由本硕社工,有八年以上社工考研辅导经验的学长学姐创立。为考生提供社会工作考研网课、国外及港澳社工相关专业申硕,考前救命班、论述题热点、致胜60天案例分析宝典。为复试同学提供180问复试高分手册、复试救命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