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红梅赞》是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爱国歌曲,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取材于小说《红岩》,它截取了小说中重庆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从共产党人的艺术形象入手,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的革命先烈,倾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伟大精神。
1964年, 阎肃为歌剧《江姐》创作主题歌,阎肃写的词是:“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刘亚楼觉得不满意,阎肃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稿纸,说:“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志请我写首歌词,原意是写梅花的,我取名《红梅赞》,你看行吗?”众人一看,都说好,就这样《红梅赞》成了《江姐》的主题歌。
歌曲《红梅赞》在创作过程中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羊鸣在回忆起《红梅赞》的创作过程时说:“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歌,我们先后写了八个不同版本,最后一稿出来,都怕不能被传唱,改了二十多遍仍很担心,不知道这样写到底行不行,但定稿不久,空政文工团原驻地的灯市口同福夹道大院里,演员唱、孩子唱,连食堂的大师傅也边和面边唱‘红岩上红梅开……’,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首歌肯定能流行! ”。
歌曲鉴赏
歌曲《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优美,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它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
歌曲《红梅赞》把红梅拟人化,用红梅来赞扬人的性格,是江姐英雄形象的象征。歌曲曲调明朗、刚健,高旋低回,起伏较大,既富有激情,又不失抒情。再现了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的志士们在钢窗铁槛里,披镣带锁受尽酷刑折磨,却矢志不渝地为革命事业进行奋斗的情景,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氛围,抒写着悲壮、博大、圣洁、理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