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起辐射,大家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手机、电脑、微波炉等,并把它们与医院拍片和CT中的X光画等号,认为其具有放射性,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电动出行盛行的今天,更是加剧了一些车主的担忧:“每次开车或者去场站充电时,总害怕有辐射。”
其实,这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产生误区的原因则是大家没有分清“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大家口中所说的核辐射,指的就是“电离辐射”,可能会致癌或破坏DNA结构。而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电动机等则为“电磁辐射”。可以这么说,任何带电体都有“电磁辐射”,因此,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产生的辐射均为“电磁辐射”,而非“电离辐射”。
当然,这并不是说“电磁辐射”就没有危害。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一定标准,甚至达到“电磁辐射污染”时,同样会产生负面效应,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磁场辐射安全标准限值定为100μT,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根据专业机构测试,新能源汽车前排磁场辐射一般为0.8-1.0μT,后排为0.3-0.5μT,车内各部分的电场辐射小于5V/m,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甚至低于部分燃油车。
而充电桩工作时,电磁辐射为4.78μT,枪头和充电插口的电磁辐射为5.52μT,虽然辐射值略高于车内的平均值,但远低于100μT的电磁辐射警戒标准,且充电时,与充电桩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辐射就会降低为0。
至于网上所说的,长期开电动汽车会掉毛的问题,有专家指出,这或许与车主长时间驾驶、熬夜、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与驾驶新能源汽车或无直接关系。
虽然排除了“辐射”的危险,但仍然不建议大家在充电时,人待在车内。原因也很简单,尽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受限于电池特性的问题,无法完全杜绝热失控的可能。此外,车辆在充电时,开空调、使用车载娱乐设备等,也会进一步延长充电等待时间,降低充电的效率。
- END -
在看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支持
早安编辑丨胡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