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军休口述历史⑥陈代荣:“与雷共舞”三十年

文摘   2025-01-02 19:28   云南  


【人物信息

陈代荣 58岁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军队退休干部

1985年6月入伍

参加边境大扫雷、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扫雷、黎巴嫩维和扫雷和汶川抗震救灾等任务






【旁白】陈代荣作为一名扫雷兵,对爆炸声有着特殊的敏感。射击训练的枪声,电影中的爆炸,甚至街上燃响的鞭炮,都会让他产生条件反射。


 陈代荣:2007年我从黎巴嫩回来,正是春节那时候,放鞭炮也不限制,我一听到鞭炮声,我心里面就紧张得很。


【旁白】1993年3月,27岁的陈代荣走上边境雷场,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排雷的情景。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对排雷兵这个职业有了深刻认知,对雷场树立了敬畏之心。


 陈代荣:我们几个排的作业点,一般还是挨得比较近的,一公里到二公里这样子,三个排都展开了工作。结果我们一排的地方,突然就听到一声“砰”的声音,我一听完了。在那种环境里面,听这种声音非常敏感。爆炸声音出来可能就有什么问题,紧接着就一个声音叫着“我踏着地雷了”。我就看过去,我们的一个兵,是真实的,他踏着地雷了,地雷一股青烟冒起来。之后我就说你不要动了,你先退出来,我再进去。我们一般是先开辟通道,然后用探雷针去探测出来,我再去取了。然后把土刨开,下面是一个72式地雷。可能老山那个地方很潮湿,雷埋在下面时间有很长了,雷管就生锈了。本身72式地雷的防水性能是很好的,火帽是没失效的,他踏上去的时候,雷盖就打击了火帽,火帽就“砰”地一声响了,青烟就冒出来了,但雷管生了锈,雷管就没有爆炸,雷管就没有把炸药引爆。


【旁白】排雷兵走的是“阴阳道”,拔的是“虎口牙”,过的是“鬼门关”。陈代荣后来亲手排雷2150颗,通过炸药或工具排除的地雷和爆炸物则难以计数。每一次排雷,都是与死神掰手腕,是什么支撑他执着于危险的排雷事业?


 陈代荣:遗留下的地雷,对当地的农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时有个村子,当时有一个报道说87个人有78条腿这个事情是很震撼的,这个雷对人民的危害太大了。扫雷随时面临牺牲、伤残的威胁,就不能说大话了,老百姓在那里,这是我们的职业,你还得往前走,必须往前走,有牺牲、奉献、有流血。


【旁白】排雷,是智慧与技术的较量。陈代荣在雷场一次次经受考验,成为著名的“排雷大王”。


 陈代荣:“棺材雷”像一个木盒子,是压发的,木盖受力挤压击针引爆雷管,在排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了,它的作用力很小……他埋得很深,他会埋重列的,作用力又小,你稍不注意就爆炸了。上面一颗地雷埋上一层土,薄薄一层土下面,再埋上一颗地雷。我们一般排雷的时候,只顾得上上面那一颗地雷,排完上面的就感觉没有了,但实际下面还有一颗。我们有一个战士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他排的时候把上面的一颗地雷排了,就感觉没有了,那个地雷当时覆的土可能要厚一点,他往前挪,就踏上去就爆炸了,还好覆土比较厚,他的冲击波散发就没有那么大,就是把人掀起来了,没受伤,这种雷也很难排的。


【旁白】陈代荣作为排雷专家,先后赴非洲、泰国参加人道主义援助扫雷,赴黎巴嫩参加联合国维和扫雷。他以无畏的勇气、精湛的专业技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陈代荣:出去之后是我们旁边的一个村庄(注:黎以边境哈尼亚特村),一个老太太张开手拦我们的车,我说干什么呢?我就下了车,她就把我引到了她的院子里去。院子里满是炸弹,拳头大小的一个,我当时脑袋都发麻了,怎么办呢?那些炸弹很灵敏,很容易爆炸的。我就叫他们先躲到一边去,我看看,轻轻地拿了一个转了下,没爆炸,我就把排长叫过来继续我刚才的动作。一直到晚上六点钟,排了一共大大小小448枚炸弹。有一栋楼炸塌了,但2000磅的炸弹还压在里面。我说怎么排?整个楼房都压着的,开始我说用钢丝绳把它拉出来,不能太用力,结果钢丝绳拉了10多分钟,动都不动。后面是没办法了,拿了千斤顶,把它引信那个地方顶一下看看,去轻轻顶,顶松了,松动之后,再用钢丝绳套上去又拉。


【旁白】扫雷,展现的是专业技术,考验的是担当奉献。陈代荣专注排雷,对亲人却心怀亏欠。他难以忘怀妻子临产时,自己既忧妻儿安全,又忧雷场任务的焦虑。


 陈代荣:按照预产期(请假)回去,我家属还没有生,时间很紧张啊!第二天12、13号马上就出发到医院去,那医生说你们那么着急干什么?娃娃不出来嘛,让他多待两天嘛!我家属就跟他们讲,和医生都很熟悉了,说我们只有七天时间,都三天多四天了,到时候没生怎么办?医生听了,说你们着急就把他剖腹产出来,就把他剖出来了。家属还没出院我就走了,我跟他们医院的护士说,到时候就麻烦你们了,把他从医院里面送回家里面去吧,我就这样就走了。


 回到麻栗坡猛硐那个地方,有两个班长看见我回去了就说:“副指导员你回来啦,小孩怎么样,挺好的吧?”我说挺好的。“取名字没有?”我说没有。“那我们取个名字行不行?”我说:“你们讲吧!”那两个(战友)就开玩笑跟我说,我们现在在扫雷,我们给他取个“陈克雷”怎么样?我说不好听、不好听。另一个班长开玩笑说:“干脆给他取个‘陈地雷’算了。”我说算了算了,你们不要取了。回去之后,家属院里“陈地雷”这个名字就传开了,当时是住在一起的,跟他一起玩得小朋友都叫他“地雷哥哥”。他那时候小,(后来)他说:“我爸爸是大地雷,我就是小地雷了。”


【旁白】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陈代荣和战友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的扫雷精神,深深地印在了大地上,印在了人民心中。陈代荣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获全军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人才奖,获联合国维和勋章。每一次他和战友用人民子弟兵特有的“手拉手”方式给祖国、给人民移交净土,是他感到最光荣、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陈代荣:我们都是把当地的所有村民请到雷场边缘看,我们扫雷官兵手牵手走过雷场,让他们看雷是扫完了的,你们可以放心地使用土地。老百姓把土地利用起来了,边贸也通了,界碑也通了……尽管是冒着很大风险去做这个工作,感觉还是很值得的。






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权威发布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信息,解读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全心全意为云南省退役军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