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秋日晴空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武汉船机青岛海西重机公司的船坞中,海上自升式平台正在进行下水试验,四条高达85米的圆柱形桩腿稳稳地将平台托举在湛蓝的海水中。与之相隔不远的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厂区内,两条21万吨散货船顺利出坞。
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武汉船机青岛海西重机公司自主建造的TYPE 3型海上自升式工程生活服务平台顺利交付。(资料图)
这是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内的日常景象。海西湾基地位于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辖区内,聚集着海西重机、北海造船、中船发动机、中船集团海装院等5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造船能力668万载重吨,是国内最重要的造修船基地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黄岛海关辖区大型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出口值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然而在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滩涂。作为青岛船舶工业的发端,北海造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98年德国人创办的修船所,其发展历程也是青岛造船业发展史的缩影。20世纪80年代,青岛的造船行业处于国内行业低端水平,只能建造1万吨以下的船舶、修理2万吨左右的船舶,直到90年代初,北海造船建造的最大船舶仅为1万吨级货驳。2001年,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开始建设,北海造船等企业相继开始向海西湾搬迁集聚,拉开了青岛市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序幕。2007年,北海造船承接了17艘18万吨散货船订单,跻身当年世界船企50强之一。2009年底交付的18万吨散货船,使得山东省无法批量建造大型船舶的情况成为了历史。
截至2024年,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向上态势。海西湾产业基地内企业抓住新一轮市场机遇期,迅速抢占国际市场,订单已排到2028年。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手持订单64艘,常年保持大型散货船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除了传统船舶外,绿色化是现代造船业的发展方向。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液化天然气(LNG)、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氨燃料预留、氢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订单取得突破,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7%。2026年,全球首条21万吨级氨双燃料散货船将在北海造船交付。
“海关对我们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全面优化加工贸易手册备案、通关、查验作业流程,可以有效响应我们工序前移、节拍化生产等业务诉求,保障企业各生产环节‘无缝对接’,极大节约了我们的生产成本。”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峰说。
未来两年是我国船企交船高峰期,也是大型LNG船、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的集中交付期。黄岛海关将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通过搭建便利的通关监管环境,推出企业集团化、产业链式监管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持续向新、向绿发展。
来源/转载于:《中国国门时报》
作者:马瑶 王顶 王笑儒
编辑:孙伟如
校对:刘云松
审核:孙伟如 侯帅
投稿采编平台:http://tg.hgc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