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启东教育大先生 | 最好的时光

文摘   2024-12-26 18:34   江苏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题记



做启东教育大先生



2020年的教师节,对于冯晓霞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从教20多年的她站在市少年宫的颁奖舞台上,激动地从领导手中接过“十佳班主任”这本红红的证书。那一刻,她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后来,她每每走进书房,眼角都会瞥见那一抹红,有时干脆注视着它,任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走进她的眼里和心里。


初为人师·铭记


那一年,她19岁,意气风发地走出了海师大门,回到家乡的镇中心校任教。那届孩子刚升三年级,却特别懂事,犹如50多只伶俐的小麻雀在教室里来回穿梭。初为人师的她那时正青春年少啊,与其说是一个老师,不如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课上,她指导孩子们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引领他们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课后,她和孩子们一起跳皮筋、丢沙包,排练喜欢的舞蹈,聊聊知心的话儿。

那个年代,班上单亲的孩子特别少,因此父母离异的孩子显得很扎眼。她的班长小家就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很长时间看不到小家脸上的笑容。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她顺着老街走,挨个儿询问,摸到了小家的家,孩子看到她的那份惊奇瞬间明亮了眸子。慢慢地,她了解到小家至今都没有接受继父的关爱才是她无法展露笑颜的真正原因。她用自己的类似经历去安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告诉孩子如何勇敢面对,如何学会相信,如何渐渐成长。若干年后,路上偶遇,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声恭敬的“冯老师”,让她倍感温馨。

李镇西老师说过: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育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她愿意自己永远是一个大孩童,永远与孩童们在一起,倾听他们的烦恼忧愁,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幸福的引路人。


相伴成长·美好


工作第二年,学校领导安排她执教新一届一年级学生,这一教就是朝夕相处整整六年。她见证着学生们从小不点长成了大孩子,孩子们也见证着老师从孩子王成长为一名母亲。当她拥有了自己的小可爱,看学生的眼神更是多了几许深情。

小文是班中最让她怜惜的孩子,对于妈妈的概念,小文仅限于儿时那些模糊的记忆。有一个星期交日记,她看了小文写的那篇《献给妈妈的礼物》,才知道孩子做了许多小白花送给天堂里的妈妈。小文告诉她,经常梦见妈妈,经常在梦里流泪,以为摸着了妈妈的手,醒来却没有了。小文还告诉她已经学会折千纸鹤了,但愿纸鹤能载着她去见妈妈。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当年的她,心情何等之沉重,曾在心中默默对小文许诺:“孩子,别难过,没有人可以替代你梦中的妈妈,但是,我可以让你成为老师手心里的宝。”小文的学习成绩虽一般,但在写作上有悟性,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她从小文平时的习作中挑选了一篇,精心修改,寄到了市《海贝报》报社。没过多久,文章居然发表了!当她手捧《海贝报》站在教室中央为全班同学朗读时,小文的眼中有泪光闪烁,那是她为自己感到自豪的泪光,也是思念亲爱的妈妈的泪光。

一篇小小的文章改变了小文,更成功激起了班里的投稿热潮,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写作。记得有一期《海贝报》同一个版面居然刊登了她班上三个孩子的文章,同事们打趣说:“这可要成了你们班的专栏啦!”她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但更清楚想让孩子们走得更远,老师要作出表率。后来,《海贝报》上也陆续出现了她的文章,其中一篇的题目是——《手心里的宝》。

苏霍姆林斯基给所有教师的这点建议一直印在她的脑海中: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每一个老师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魅力,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也拥有别样的美丽。在每一个工作的日子里,与可爱的孩子们相伴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彼此成就·欣慰

任教第十年,迎接她的是两轮教学大循环。两班一年级新生都归她统领,他们还没来得及走出幼儿园中小宝贝的影子,又一个个被她捧到了掌心。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如娇嫩的花朵含苞待放,他们无忧无虑地长大了。望着课堂里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陷入了沉思,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话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与校领导商量后,她组织学生步行去学校附近的一个休闲农庄游玩,让孩子们在小桥流水中放飞心情,在花草田野旁尽情想象。一进入农庄,孩子们快乐得手舞足蹈,神奇的小木屋里来一次探险,结实的秋千架上试一下飞跃,美丽的葡萄园里钻一个过瘾。阳光下,她发现每一个孩子都灵气逼人,每一张笑脸都灿若星辰。第二天的习作课上,孩子们一个个下笔如有神助,连平时写作文老半天还在咬笔杆的那几位竟然也一口气写下两三页。学生在美妙多姿的自然界中获得真切的体会,就有了写作的灵感,又将这种感受写成文字,生活味十足。她引领着孩子们在自由的生活中认真地观察,深入地体验,学生的习作魅力同时影响着她的论文思路。她撰写的第一篇专业论文《让习作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获得了省“行知杯”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此后,她勤于撰写各类论文,十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几十篇论文获省市级奖项。

陶先生认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她早已成为陶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带领着一批又一批孩子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近年来,她主持、参与了《农村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等多个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皆顺利结题。她始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场相互滋养,师生之间是彼此成就的,不断努力不断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

初心不改·启航

岁月脚步不停歇,时光总是太匆匆,她的教学大循环重又开启。孩子们一年级时,她成为了启东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一员,公开课得到了导师和专家的点拨,回到自己的课堂感觉进步了不少。孩子们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一晃三年级了,她又被选拔进入南通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为了上好每一节站内公开课乃至南通市级课,她在自己的班里认真试上,像初为人师那般走近孩子,走进童心。如今,这一届孩子已挥别母校升入初中,她原路返回初心不改,守着教室与新一届学生扬帆启航。任教28年来,她被评为启东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启东市优秀班主任、启东市学科带头人;她六次受到市教体局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启东市先进学生集体”;2022年,她又被评为中小学高级教师。她坚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

丁立梅老师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所以她觉得,自己不是幸运遇到好学生,而是与学生相遇,让彼此美好。如果师生之间的每一段相遇,都是幸福的,那么当老师,真好!

往/期/回/顾



做启东教育大先生 | 提灯师者,烛照桃李


做启东教育大先生 | 师心一片磁针石,指向学生全是情


做启东教育大先生 | 领衔挑重担,实干书华章


做启东教育大先生 | 耐心浇灌,花终会开


来源:人事科、国本小学
审核:沈思妤
发布:吴楠楠

启东教育
宣传教育政策,发布教育新闻,展现教育作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