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时指出,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永续,在近期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在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考察时的讲话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1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往期精选
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
出 品
审核:裴卫国
责编:李亚兴
编辑:钟丹樯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自公众号
云南政法(ID:ynzf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