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7月《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来,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成效显著。优质学位更加充足,教学成绩显著提升,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学生更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1月11日,“当好排头兵 迈向新征程”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新闻发布会举行,副市长赵燕出席。会上盘点了三年来青岛基础教育的种种发展和变化,桩桩件件,鼓舞人心。
近三年优质学位增加近20万个
三年来,我们身边的新建学校越来越多,学位供给更加充足。2022年以来,全市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28所,增加学位约19.73万个,有效应对了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高峰;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3%,优质园占比提升至85%,创新实施“长幼随学”政策,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满足了老百姓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我们身边的好老师越来越多,师资队伍更加优质。近几年全市引进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占到全省的60%左右,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累计培养国家教学名师8人、齐鲁教育名家培养入选9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省特级教师359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达两万余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1/6,优质师资实现倍增。
孩子们的在校生活更加幸福,发展保障更加有力。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由900元统一提高至1300元,初中由1100元提高至1700元。开发中小学智慧教学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和网上巡课系统,建成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129个、同步课堂教室1700间、创新实验室779间,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创新,23个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107所新建校高起点开办
得益于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特色高中创建等行动,近年来在我们身边,一批教育新高地正在快速崛起。
新建校通过采取提前选配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一长多校”办学等措施,实现了“开办即优质”的目标,近几年36所学校采用“一长多校”办学模式,90所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新启用的107所学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53所强校提质试点校通过采取“揭榜挂帅”选聘校长、跟岗学习、教研员包靠学校等9项措施,70%的试点校与区域内的标杆校差距明显缩小。通过推广“强校+弱校”“普高+初中”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市共组建235个教育集团,涉及学校900所,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
近年来,随着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琴岛学校)、青岛五十三中(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第四实验初中教育集团、青岛启元学校、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青岛世园学校)、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李沧区实验初中)、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初中(青岛枣山中学)、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崂山区山东头学校)、青岛二中崂山分校(青岛海尔路学校)、青岛三十九中高新分校(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等优质学校分校(校区)的开办以及各区市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扩容,主城区教育“南强北弱”的现状正在得到改变。
自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行动计划以来,全市创建了省级特色高中7所、省级学科基地8所,2所学校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24项高中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让不同禀赋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学校。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全省第一
三年来,青岛在打造优质外部教育环境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五育融合全面推进。筑牢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基,在全省率先开展在校生视觉、脊柱和心理健康筛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各中小学课程表,指导督促中小学校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阳光锻炼一小时,我市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和优良率均居全省第一。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一体化实施筑基、奇点、英才、强基四个计划,提升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水平。落实“双减”政策,在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同时,采取加强教学研究、保障“零起点”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强化校内课后服务等措施,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稳居第一方阵。
协同育人持续深化。整合家庭教育各类资源,构建“爱润成长”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每年开展“家长开学第一课”,联合青岛广播电视台录制“教子有方”“家庭教育之声”等节目,年观看人数超100万人次,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便捷化指导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向全市140万家长免费发放。
过去的成绩令人振奋,青岛教育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下一步,青岛将以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主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构建青岛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具温度的人民满意教育!